立冬这日,天气晴好,碧空万里无云,各宫娘娘都早早地起身装扮起来,等着去太极殿给皇上请安。
皇宫里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曲折迂回,屋檐对峙交叠。先皇后过世后,中宫凤藻宫已经空置许久,如今最富丽堂皇的便是萧贵妃的合欢殿了。萧贵妃一早就梳起高耸的发髻,珠钗点翠插了一头,一身簇新的鹅黄色绫罗缎曳地三尺,上面繁复的花纹是宫里制衣局的绣女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没日没夜地绣上的。
萧贵妃面如满月,容色秀丽,一双凤眼的眼尾始终微微上挑着,眼底泛起的全是不可一世的骄傲与冷漠。
而她身边站着的是同她一样一脸冷漠的敬王。敬王的冷漠跟其母妃萧贵妃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双剑眉永远蹙着,嘴角下垂,一双桃花眼虽然璀璨生辉,可眼里流出的并无脉脉温情,只有无尽的冰冷与孤傲,仿佛整个大梁都欠他什么似的。
萧贵妃上前理了理敬王的衣襟,又担忧地嘱咐道:
“儿啊,你记着,无论何时你都要给娘争口气,娘是丞相之女,身份何等的尊贵,娘进宫这些年就是为了当皇后的。可惜呀,好不容易熬死了先皇后,你父皇却迟迟不立新后,我执掌凤印这些年,也只能是个贵妃。儿啊,等你登上皇位那天,一定要光明正大地尊母妃为太后,母妃一定要戴上那顶凤冠,你明白吗?”
尽管萧贵妃说得情真意切,几乎声泪俱下,眼角眉梢都写着对凤冠的渴望,但是冷漠的敬王依旧面无表情,只轻轻拍了拍萧贵妃的手,声音沙哑地说:
“儿子明白。”
不多时,萧贵妃便领了敬王往太极殿赶去,她要赶在漪兰殿的薛昭仪和宣王母子之前抵达太极殿。此时的薛昭仪倒是尚未离开漪兰殿,确切地说,她此时仍在仔细理着自己的发鬓,小心翼翼地插上每一支发簪。一旁的宣王是个咋咋呼呼的急性子,他叉着腰踱着步,一遍遍催促道:
“母妃,您能不能别再装扮了!您已经够美得了!咱们再不走又要落在萧妃和三哥的后面了!”
“你急什么?”
薛昭仪的声音温婉沉静,就像她那张慈眉善目、菩萨一样的脸似的,让人一瞬间就心平气和了。
“我的儿,母妃跟你说过多少次,你的外祖父只是个六品小官,咱们争不过萧老丞相,母妃也争不过萧妃,而你也不必同你三哥争,自古长幼有序,该是你的,终归都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你争也无用。”
“母妃!”
急脾气的宣王跳到薛昭仪身边,大手一挥说:
“我朝一向都是立贤不立长!高祖之后,太宗便是皇四子,父皇也是取代了他的哥哥齐王,母妃凭什么觉得儿子不能取代三哥!”
“你怎么这么傻?”
薛昭仪抬起手抚摸着儿子的鬓角,心疼地说:
“你父皇都把老七从徐州召回来了,这分明是要制衡你和你三哥的,你们兄弟俩之间那些事,你父皇只怕早就看出来了!此时谁若是先挑起是非,谁就会先变成你父皇的弃子!”
“区区一个老七何足为惧?他母亲是苗人,他身上有着异族血脉,如何继承大统?到头来还是我和三哥的角逐罢了!”
“你……”
薛昭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满面愁容地说:
“母妃只希望你能安安稳稳做个闲王就好,你有疼爱你的母妃,也有跟你琴瑟和鸣的妻子,你妻慕容氏已经怀了身孕,你还有什么不知足?”
“母妃,我……”
就在这时,门外的宫女忽然来报:
“昭仪娘娘,贵妃娘娘的銮驾已经快到太极殿了,您也可以起驾了。”
“什么?”
宣王睁大了眼睛看向那宫女,怒斥道:
“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早说!”
“住口!”
薛昭仪挥了挥手,示意那宫女退下,遂正了正衣襟,正色道:
“是母妃故意拖延着时辰,让萧妃母子先到的。你要记住母妃说的话,母妃这是在保你。”
漪兰殿外不远处就是宫里的镜湖,镜湖上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白玉石桥,一身淡紫色长袍的楚王孤身一人立于桥上,远远地瞧着薛昭仪的銮驾缓缓经过,只自言自语道:
“薛娘娘实在聪慧,可惜五哥不肖她分毫。”
楚王不用銮驾,只身前往,倒是比薛昭仪快些。待薛昭仪母子赶到太极殿时,楚王已经坐在皇上下首最末处的一方小案前,默默饮着茶水,并不做声。方才他给皇上请安时,萧贵妃母子视他如无物,连皇上也没有对他多看几眼,只匆忙吩咐他入座——他这样一个有着异族血脉的皇子,没有人会担心他可以夺嫡,包括皇上。
此时,萧贵妃已经坐在皇上身边,一边给他捶着肩捏着腿,一边捏起龙纹小案上摆着的秋枣,递到皇上嘴边:
“陛下,吃一颗吧。”
“嗯。”
老皇上闭着双眼,张开嘴把秋枣含入口中,待要吐出枣核时,萧贵妃已把丝帕摊在掌心,举到皇上嘴边,皇上把枣核吐到萧贵妃手上的丝帕里,又抬眼看了看立在一旁面无表情的敬王。敬王此刻正在滔滔不绝地向皇上禀报自己这段时日在任上的作为,皇上只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末了却是说了句不想干的话:
“你的王妃刘氏与你成婚不少年了,怎么还没有动静,总是些庶出的子女可不行,你看看你五弟的王妃,多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