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将韩非带来的东西一件件从箱子里拿出来。
冰鉴,火炉,护腕,泡脚桶......
小到生活用具,大到医疗用品,一应俱全。
这个傻弟弟,是把自己在秦国的家当都搬来了吗?
方思怡不傻,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放到拍卖会上卖的。
主打一个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那种无伤大雅的东西。
很多都是残次品,甚至是工部做的失败品。
不过那些对于六国来说已经很珍贵了。
所以里面有些东西,对于韩王安来说都很稀奇。
而韩非也贴心的在每一个上面都写了说明。
要感谢方思怡让他抄书,不然简体字写久了都有点忘记怎么写韩系大篆了。
韩非何尝不明白韩王的苦心,若是能舍他一人换韩国百姓幸福,又有何惧?
张府的态度很重要,但是那些旧贵族,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
张良一进门,就看到父亲在看《论语》。
\"怎么穿得如此单薄?\"
张平见到张良的穿着,眉头微皱,很是关心。
\"阿父,这件衣裳是韩非阿叔送的,很是暖和。\"
张良生的很像女子,所以他讨厌鲜艳繁华的衣物。
韩非为了附和他的喜好,特意选了较为朴素,只绣了些许竹子的青衣。
比起韩非五花八门的衣服,张良的就显得很像韩国普通的衣服。
\"暖和?\"
张平摸了摸张良的手,确定是热的后,才放下心来。
\"阿父,韩非阿叔说,这是秦国寻常百姓穿的衣服。\"
张良决定偷换一下概念,百姓可以穿,到寻常百姓都能穿。
\"他竟然给你穿寻常百姓的衣服?!\"
张平有些生气,他对张良也可谓是千娇百宠,有什么好的都往张良房里送。
随即便反应过来,有些不可置信地摸了摸张良身上的衣裳。
\"秦国的寻常百姓,都能穿上这种衣服?\"
张良点点头,扯了扯张平的衣袖。
\"阿父,我想出府看看。\"
张平知道自己这个孩子,想看看他们韩国的百姓。
若是以往,张平肯定不会同意,今天却破天荒地同意了。
父子二人走在街上,看着来往的百姓。
他们很多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张良哪见过这般场景,到底是自小被养在蜜罐里的孩子。
\"阿父,是国家重要,还是百姓重要?\"
张平有些愣怔,这个问题,若是在之前,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回答是国家。
可是近日韩非连番游说,儿子身上的衣服,百姓的模样。
这一切都让他有些动摇,他之前的信念,真的是忠国之道吗?
\"韩王没有杀韩非阿叔,而是将阿叔囚于张府,名为囚禁,实为保护。\"
张良一言让张平直接明白了韩王的态度。
忠君爱国,如今君主默认,百姓寒苦。
自己再坚持,真的有必要吗?
\"阿父,孟子曾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别说了,阿父自有定论。\"
张平有些气恼,自己一向坚信的理念,如今却被自己儿子的儿子动摇了。
\"阿父!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张良直言不讳,对上父亲的眼神毫不退让。
\"阿父,我们张家五世为相,不是靠血脉传承,也不是靠韩王偏爱。\"
张良上前牵住张平的手,声音变得柔和。
\"就算韩国不在了,以父亲的才能,也能在秦国获得官位。
哪怕没有官位,有阿叔护着,良不会有事,更不会受人欺辱。
据说,秦国的大王和神女都很好,神女赐予的医书,让秦国的太医学习到了很高超的医术。
等良的身体好了,良也要做官拜相,以后由良护着阿父。\"
说什么忠君爱国,其实都是幌子。
张平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儿子。
他生的实在是太漂亮了,比相貌端正的女子还要好看。
之前就有韩国的旧贵族对他心怀不轨,想要将他收做娈童。
要不是张家五世为相,家底深厚,怕是护不住张良。
听到最后两句,张平更是忍不住想要落泪。
张平抱住张良,轻轻拍着张良的背。
\"傻孩子,父亲还不老,不用你护。我的小阿良,只要负责好好长大就好了。
秦国有好的太医,那我们就让韩国早日归属秦国。\"
张良一直都知道,父亲的固执,最大程度其实并不是因为忠君爱国。
就像那《论语》下藏着的医书,上面写满的,都是父爱。
最近韩国出了大乱子,韩王安想献城投降,却被旧贵族囚于王宫。
张平为首的护王党与旧贵族分庭抗礼,争持不下。
消息很快传到了秦国,秦王大怒,称韩非为公子扶苏之师,也是秦国的仆射。
韩国囚禁韩非,如今连自己的王都被旧贵族桎梏。
打着救韩王兄弟的名义,秦王令内史腾攻韩。
与此同时,秦王以赵王迁昏庸,命人斩杀忠臣为由,命王翦北上灭赵。
秦军双管齐下,打得韩赵两国连连败退。
一月后,韩国灭亡,设韩地为颍川郡。
三月后,赵国灭亡,分设赵地为邯郸郡和巨鹿郡。
经此两役,秦王下令封赏。
王翦灭赵有功,拜上将军,赏一千金,此后可剑履上殿,见王不拜;
内史腾灭韩有功,赏一千金,赐珠宝无数,此后辖42县,掌赋税存粮;
王绾,隗状统领改革字体有功,王绾官拜左相,隗状入朝不趋;
桓齮拜裨尉,赏百金,珠宝无数;
杨瑞和拜都尉,赏满汉全席,特允与秦王膳同进。
秦军打得实在是太快,不仅韩赵两国没有来得及反应,也打了其余四国一个措手不及。
韩国还好,毕竟最大的间谍是韩国公子,韩王也积极配合。
为了减少伤亡,韩王将韩王令交于韩非,让张平释放韩非。
韩非以韩王令,挟制住了几座城的城主直接献城投降。
而赵王迁是被打的一头雾水,等再去找顿弱时,顿弱早已远走高飞,不知所踪。
赵王反应过来时,王翦已经打到邯郸了。
就这样,秦国轻松拿下两国,但是其余四国已经开始商量合纵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