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朱棣立太子的事一拖再拖,永乐二年四月十七,朱棣在文华殿询问内阁六人组的意见,解缙、杨荣等六人均站在朱高炽一边。这和朱棣心中的人选相差太大,朱棣便又一次只好将此事搁置了下来。
永乐二年九月十八日晚,高阳郡王朱高煦叩响了柱国公府的大门。
甘武对朱高煦的到来略显惊讶。
甘武拱手道:“郡王爷您这是?”
朱高煦笑道:“武叔,您可别和我这般客气,小侄许久不见您,近来甚是想念。”
甘武心里呵呵一声,“你想个锤子,我才不信你小子无事会来找我。”
夜色下,甘武微微一笑:“郡王爷请。”
来到正厅,甘武便打发走周围伺候的下人,朱高煦见厅内只剩二人,便说出自己此次亲自登门的目的。
朱高煦问道:“武叔您觉得我们兄弟三人当中谁最适合做太子?父皇更看好谁呢?”
甘武对这个朱高煦无语的很,皇子私会大臣可是朝中大忌,历朝历代为此掉头可不少,难道这家伙从来不看书的么?
“郡王爷,你可知道我锦衣卫只忠于皇上一人?”甘武反问道。
朱高煦听罢,不以为然,接着问道:“这我知道,可武叔不打算为将来考虑考虑吗?”
“将来,将来那是皇上考虑的事,我只想做好臣子的本分。”
“如果皇上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征询武叔你的意见,武叔你会向皇上推荐我吗?”
甘武一直在试图回避这个问题,可朱高煦却铁了心似的一定要问出个结果。他见甘武不说话,只是低头玩弄着手中的珠子,以为甘武是在衡量自己与其他两兄弟的实力,于是朱高煦向甘武露出自己的底牌——大明武将集团。
对于朱高煦背后的支持力量,甘武是知道的,毕竟靖难之役的四年里,朱高煦与他们生活在同一战线上,经历了九死一生。那些武将除了对朱高煦有战火中培养出来的感情以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朱高煦将来能顺利继位,那他们就会有拥立之功,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
而甘武心中不看好朱高煦的原因除了朱高煦的那阴险、狡诈、跋扈的性格外,还有就是这家伙就是一个妥妥的鲁莽武夫。让他当一个将领还行,可如果要让他治理国家,百姓们恐怕再也没有安生日子过了,因为朱高煦比朱棣还要痴迷战场。
“天色已晚,郡王爷还是早些回去吧!”甘武下了逐客令。
朱高煦此行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心中忿忿不平的离开了。
朱高炽离开后,甘武的夫人张芯后堂走了出来。
“甘郎,这立储的事你心中到底支持谁呢?总不能两边都不支持吧?”张芯搂着甘武柔声问道。
甘武道:“我支不支持都不重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皇上应该会立世子为太子。”
“看样子你是支持世子咯!可我听说皇上好像更中意老二。”张芯的眼神里露出一丝担忧,立储之争就像一场赌博,如果你支持的人不是最终的胜利者,将来等那人继位,轻则罢官夺爵,重则恐怕人头落地。
甘武起身拉着妻子向房间走去,一边安慰道:“朝堂上的事,我自有分寸,放心吧!”
两天后,朱棣召见了甘武。
朱棣开门见山的问道:“为何其他武将都举荐立高煦为太子,而你却支持高炽呢?”
“难怪前晚朱高煦会主动登门找我,看来他是得知了朱棣要立太子的消息。”甘武暗自思忖。
甘武回道:“虽然高阳郡王传承了皇上您的勇猛,可却没有皇上您的治国才能。相反世子殿下虽不善弓马,但在处理政务上却是一把好手,这从他镇守北平时就可以看出来,世子殿下将大军的钱粮、衣物、兵器等都通通督办的很好,让前线战士少了后顾之忧,此乃另两位皇子所不及。”
朱棣点了点头,示意甘武继续说下去。
甘武接着又道:“世子殿下仁厚,与文官们多有来往,这打天下需要武将,可治天下却需要这些文人。世子殿下有文臣的拥戴,想必将来在治理国家大事上会容易不少。”
朱棣没有说话,似乎这个理由并不足以打动他。做为一个马上天子,他怎么会喜欢上一个看起来柔弱不堪的继承人呢?况且这个继承人又胖又矮还不帅,一点也没有自己的风采。
甘武见状便搬出了最后杀手锏。
“皇上可还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好圣孙?”
听见甘武如此一问,朱棣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触动。
朱棣道:“你是说瞻基?”
甘武点点头,表示就是他。
朱瞻基是朱棣的长孙,虽然此时才五岁,但长得却是很标致,他不但喜欢弓马,而且已经能念诵四书五经了。
朱棣沉思了一会……
“解缙也说过和你一样的话,他还给朕算了一卦,说瞻基继位能保大明三代昌盛。”
解缙居然还会算卦?这倒让甘武挺意外的,甘武只知道自从姚广孝来南京后,解缙便时常跑到姚广孝在南京的栖身之所积翠庵找他,至于解缙都请教了什么,姚广孝又对他说了什么,甘武却是无从得知。毕竟在姚广孝面前,锦衣卫的探子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不过照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解缙这算卦的技术连街上那些只会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都不如。甘武无法改变历史,也不想再试图去改变什么。因为他无法预测如果让朱高煦当上皇帝,大明的国运会不会连两百年都没有。
“顺天命,尽人事。”就是如今甘武内心的真实想法。
“据臣手下探子上报,自永乐元年五月起,解学士曾私下多次前往积翠庵拜访道衍大师。想必解学士定得了道衍大师的真传,臣虽不了解谢学士的占卜之术,但臣相信道衍大师。”甘武很明显的在提示朱棣,姚广孝也是支持立朱高炽的。
朱棣可以不相信任何人的话,但却不能不相信那姚广孝的话。从洪武十五年始,这二十二年里,姚广孝带给了朱棣太多意外的惊喜,可以说没有姚广孝,就没有后来起兵的朱棣。
永乐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早朝,朱棣颁布诏书,昭告天下,册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就藩云南。封朱高燧为赵王,就藩河南彰德府。
至此,储位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朱高炽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年的监国太子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