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皇后听到这番话,心中的委屈再也无法抑制,终于忍不住怒声喝道:“好一个绝情绝义的孙仲谋!你竟然如此狠心待我?”
孙权亦是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回道:“分明是你率先无情无义,做出那般天理难容之事,而今反倒责怪起朕来了?”
步皇后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关于这其中的是非对错,臣妾如今已无心再去争辩。身为陛下您的皇后,臣妾自当竭尽所能地满足您的愿望。臣妾将会立刻下达命令,在陛下您的陵寝周边另行修筑一座陵墓,待到臣妾百年之后便长眠于此。”
孙权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缓缓言道:“这样甚好啊!朕期望你的结局能够胜过朕。此外,尚有最后一件事情需要嘱托于你。倘若你心中对朕往日里赐予你的恩泽尚存些许感念之情,那么就烦请你务必悉心照料太子。虽说太子并非你所亲生,但他向来与你关系亲昵,更是将你视作生母一般敬爱有加。万不可亏待了他呀!”
步皇后连忙应道:“陛下放心便是,亮儿这孩子臣妾打心底里喜欢得紧呢!臣妾定会尽心尽力地守护着他、耐心教导他,定要助他成长为一代贤明之君。”
孙权微微地点了点头,随后慢慢地躺下身来,朝着步皇后轻轻地挥了挥手,有气无力地说道:“罢了,你且先回吧,此后无需再来探望朕了。待到丧钟敲响之时,你再来送朕最后一程即可。”
不得不说步皇后对孙权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听到孙权这话还是落下了热泪,哭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陛下接受臣妾这最后的一礼吧。”言罢,她恭恭敬敬地向孙权行了一个大礼,而后转身一步一步缓慢地走出了寝宫。随着步皇后渐行渐远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整个寝宫又恢复了一片死寂。
孙权静静地躺在榻上,四周万籁俱寂,唯有那轻柔的微风偶尔拂过窗棂,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然而,尽管周遭如此静谧,他的内心世界却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翻腾不息,无数往昔的记忆片段如同纷飞的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心头,让他不禁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敬爱的父亲孙坚正站在不远处向他招手示意,那张熟悉而刚毅的面庞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口中轻声呼唤着:“二郎啊,你可算来了!”那声音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带着无尽的温暖与亲切。紧接着,他的长兄孙策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了他的跟前,依旧是那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孙策微笑着望着他说道:“仲谋啊,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如今咱们一家人终于又能团聚在此啦!”说完,还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就在这时,母亲吴太夫人也从远处缓缓走来,她的脚步轻盈优雅,宛如仙子下凡一般。待走近后,吴太夫人用那双饱含深情的眼眸凝视着孙权,柔声问道:“权儿,你来了呀?”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母爱的关怀与牵挂。
与此同时,他的长子孙登和三子孙霸也一同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只见孙登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个大礼,并高声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其举止端庄得体,尽显皇家风范;而孙霸则只是默默地站立在一旁,紧抿双唇一言不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只见远处,周瑜身着一袭白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身姿挺拔,步履轻盈地朝着这边走来。他面带微笑,那笑容如春风般和煦,让人不禁心生好感。走到近前,周瑜微微躬身行礼后说道:“主公一向可好?”话音未落,又有一人快步走来,此人正是鲁肃。他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对着孙权拱手施礼道:“主公如今成就帝王之业,当真不负肃昔日所言呐!”
就在此时,吕蒙也阔步而来。他身披重甲,威风凛凛,走到孙权面前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末将有幸助力主公夺取荆州,此乃我毕生之荣幸啊!”说罢,站起身来立于一旁。紧接着,两鬓已然斑白的陆逊缓缓走来。他神情庄重,眼中透露出睿智与沉稳,向着孙权恭敬地问道:“陛下龙体可还安康?”
孙权望着眼前这些曾经一同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将领们,心中满是欢喜之情,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说道:“原以为你们皆已离我而去,朕……不,我竟还能再次见到你们,真是太好了!”这时,孙坚爽朗地大笑起来,拍了拍孙权的肩膀说道:“二郎啊,人生聚散离合本就无常,不必太过伤感。我们总会有重逢之时,你要明白,有时候终点恰恰便是新的起点哟!”孙策也走上前来,笑着附和道:“是啊,二弟,我们一直在这里默默地等着你呢。”
孙权听着父兄和诸位大臣们的话语,感慨万千,喃喃自语道:“或许在这数十载岁月里,唯有此刻才是我最为快乐无忧的时候吧。”正说着,吴太夫人满脸慈爱地笑着开口道:“权儿,莫要耽搁了,快随我们一同去吧。”言罢,她转身迈步前行,孙坚、孙策以及其他众人纷纷跟随其后。孙权见状,赶忙加快脚步紧紧相随。
然而,就在孙权即将追上众人之际,忽然间听到一声高呼:“陛下!”声音清脆响亮,直击耳膜。孙权猛地一惊,瞬间睁开了双眼,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仍身处寝宫之中,原来刚才所经历的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梦境而已。
孙权微微眯起双眼,定睛看去,只见一个身形佝偻的宦官正小心翼翼地端着托盘向他走来,盘中盛放着精心烹制的膳食。孙权轻轻摇了摇手,那宦官便心领神会,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孙权独自坐在榻上,思绪渐渐飘回到刚才那个奇异的梦境之中。梦中,他仿佛见到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共商国是的故友旧臣。他们面带微笑,似乎在向他招手呼唤。孙权喃喃自语道:“看来我大限将至,他们正在彼岸等待我的到来啊……哈哈哈,能再次与他们相聚一堂,未尝不是一件令人欣喜之事。”
话音未落,孙权突然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猛地站起身来。尽管脚步略显蹒跚,但他依然坚定地朝着宫门一步一步走去。守候在宫外的一众宦官和宫女见状,皆是大吃一惊,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待孙权走到近前,他停下脚步,环视众人一圈,然后用略带威严却又透着一丝疲惫的声音说道:“你们几个,快来服侍朕更衣。”宫女们闻言,赶忙匆匆跑回寝宫,取出衣物。孙权紧接着又吩咐道:“朕今日要换上正装,将朕临朝听政时所穿的那件龙袍速速取来!”
不多时,一名宫女双手捧着那件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尊荣的龙袍来到孙权面前。众宦官和宫女齐心协力,小心翼翼地帮孙权褪去身上原本穿着的衣裳,而后轻柔而熟练地为他穿上了华丽庄重的龙袍,并仔细整理好每一处褶皱。接着,宫女们又开始为孙权梳理头发、描画妆容,力求让这位即将步入生命终点的帝王看上去依旧精神矍铄、威风凛凛。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孙权缓缓地从寝宫之中踱步而出。他那原本矫健的步伐如今变得蹒跚而艰难,每一步似乎都承载着沉重的负担。一旁的宦官和侍女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上前阻拦这位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君主。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权朝着大殿的方向缓慢前行,然后如疾风一般迅速飞奔至皇后宫中,将这个惊人的消息禀报给步皇后。
步皇后听闻此讯,心中不禁一沉。她深知孙权此刻已是回光返照,其更换正装前往大殿,无非是希望能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尘世罢了。毕竟,此时此刻,整个宫廷已然被诸葛恪所掌控。想到此处,步皇后微微叹息一声,而后轻声对前来报信的宦官说道:“你们几人只需好生跟随陛下便是,莫要惊扰于他。”宦官们领命转身离去。
待宦官们走远,步皇后又唤来一名心腹侍女,神色凝重地吩咐道:“速去告知少傅此间之事,切不可有丝毫延误。”侍女点头应诺,旋即匆匆离去。
安排好这些事宜之后,步皇后移步至窗前,目光遥望着大殿所在的方向,久久沉默不语。她的心头思绪万千,回忆起与孙权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感慨命运无常。
与此同时,身在别处的诸葛恪也很快获知了孙权出宫的消息。他稍作思索,便明白了孙权此举的用意,心中所想竟与步皇后不谋而合。于是,诸葛恪果断地下令让自己的心腹之人进一步加强对禁军的掌控,以防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除此之外,他并未再多言一句,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孙权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君主能够体体面面地离开人世。
孙权拖着沉重而又略显蹒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那巍峨庄严的大殿走去。一路上,那些负责守卫的禁军们见到他,皆如往常一样恭敬地跪地行礼,表示对这位东吴之主的敬意。然而,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敬畏和谨慎,竟无人胆敢上前靠近半步。
就在孙权艰难前行之时,突然一个踉跄,身体猛地向前倾斜,眼看就要摔倒在地。紧跟在他身后的宦官眼疾手快,迅速伸出双手,稳稳地将其扶住。孙权稳住身形后,朝着这名忠心耿耿的宦官微微颔首示意,以示感谢。随后,他轻轻挣脱开宦官的扶持之手,咬着牙继续独自一人缓慢地向前挪动脚步。
经过一番艰苦跋涉,孙权终于抵达了大殿之前。眼前那高高的十八级台阶宛如一条通往天际的云梯,令人生畏。只见孙权双腿颤抖不止,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仿佛全身的力量都已被耗尽。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倔强地拒绝了宦官再次伸来的援手,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上攀爬。
在攀登的过程中,孙权好几次因体力不支而摇摇欲坠,差点就狼狈地跌倒在地。可他始终紧咬牙关,凭借着内心强大的意志力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终于,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孙权成功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
他喘着粗气,用手扶着殿门缓缓推开。随着厚重的殿门发出“吱呀”一声响,孙权慢慢地踏入了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大殿之中。他站在丹陛之下,静静地凝视着上方那把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宝座。此时此刻,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了无数回忆,往昔那些端坐在这宝座之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光辉岁月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浮现在眼前。
就这样沉默了许久,孙权忽然轻声笑了起来。笑声中既包含着对过往荣耀的感慨,也透露出几分难以言喻的沧桑与落寞。笑罢,他缓缓抬起脚,一步步走上前去,最终在那把金灿灿的宝座前停住了脚步。而后,他轻轻地坐了下去,目光直直地望着前方,久久没有开口说话。整个大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孙权轻微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父亲、母亲、兄长、公瑾、子敬、子明、伯言、登儿、霸儿,你们等等,我来了。”说完,闭上了双眼。门外的宦官等了好久也没发现孙权有什么动静,于是走进去看了看,只见孙权正襟危坐在宝座上没有任何动作。宦官大着胆子来到孙权身边轻呼陛下,却没有任何回应。宦官小心翼翼地探了下孙权的鼻息,这才意识到原来孙权已经驾崩了,吓得他跌倒在御阶上,然后飞也似的跑去将此噩耗通知步皇后。
东吴开国之君孙权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