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回到展览会的二楼,此时现场秩序井然,不见意外状况。在刘巧泉教授和张启的介绍下,孙眉依次与饶毅、赵亚夫、刘亚东、潘建伟、周小平、张洪林、习五一、张新鹰、施郁等人见面。她带着亲和的笑容,与大家一一握手,时而点头示意,时而简单寒暄几句,现场氛围轻松而融洽。
刘亚东身为《科技日报》总编辑,在新闻战线深耕多年,是当之无愧的老战士。看到孙眉后,眼中满是欣赏,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孙女士,久仰大名啊,你的专业素养很高,在农业领域的报道十分出色,观点独到,内容扎实,为大众科普了不少知识。”
孙眉脸上泛起一抹谦逊的笑容,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刘总编过奖了,都是我应该做的,和您比起来,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
众人在二楼参观了一会,便移步前往三楼。这里有一家被布置成小型电影院的区域。刘巧泉教授一边走一边介绍:“等会儿会播放一个纪录片,内容很有意义,大家可以好好看看。”众人依次入场就座。
时间不长,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多人,很快,电影院里就坐了大概三四百人。大家交头接耳,讨论着即将播放的纪录片。
过了一会,场内灯光缓缓暗下来,屏幕上光影闪烁,画面逐渐清晰。张启原本随意地靠在椅背上,不经意间抬眼望向屏幕,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整个人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屏幕上播放的,正是自己和朋友们前往美国拍摄的《走访美国之转基因真相》。
他的思绪瞬间飘回到那段忙碌又充实的拍摄时光。在美国,在冰清女士的协助和带领下,他们走访了很多地方。
他们奔波于各个农场,脚下扬起尘土,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深入交谈,了解转基因作物在实际种植中的情况 。在繁华都市,他们走进科研机构,与支持转基因的30位医生、科学家和企业人士交流,倾听他们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见解 。同时,他们也没有忽视反对的声音,与30位反对转基因的人士耐心沟通,记录下他们的担忧与质疑。
为了从更多角度呈现转基因的真实面貌,他们还走访了很多超市,查看转基因食品的上架情况。好几个日夜,他们收集资料、整理素材、反复核对,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将最真实的转基因现状呈现给大众。如今这部纪录片在这样的场合播放,那些拍摄时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张启内心满是震撼与感慨,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旅程。
张启紧盯着屏幕,思绪却飘回拍完纪录片后。当时,当他遇见洪门在花旗国遭遇危机,被当地势力恶意打压。张启没有犹豫,立刻与洪门并肩作战,和敌人浴血奋战。
此时,掌握前沿科研成果的华人科学家吴云潇被花旗国势力盯上。为护她回归华夏,张启和洪门兄弟们担起护送重任。一路上,他们躲避敌人围追堵截,辗转万里,克服千辛万苦,最终在绝世强者朱允炆的帮助下,成功将吴云霄送回国内。
回忆起这些,张启眼中满是坚毅与感慨,纪录片的画面和往昔的战斗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交织……
随着纪录片的播放,现场观众的反应愈发强烈。惊讶声、议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原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此时忍不住探身向前,对身旁的同伴感叹道:“我真没想到转基因竟然是这样的!原来美国人也吃转基因,而且美国有9000多种转基因食品,之前说美国人不吃,这不是妥妥的造谣嘛!”他的同伴用力地点点头,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当画面切换到对孟山都公司的采访时,人群中瞬间掀起一阵波澜。
一个年轻女孩原本正托着下巴,全神贯注地看着,此刻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惊讶,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旁边的朋友,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孟山都不是大家都说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企业吗?这个导演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去采访,就不怕受到网民的攻击吗?”她的朋友也凑过来,眼神中带着敬佩,小声回应:“是啊,这得多大的勇气,说不定背后做了好多准备呢。”
而当镜头转向反对转基因的现场时,观众们的反应各异。
一位穿着休闲装的年轻人,原本就微微皱着眉,此时更是撇了撇嘴,满脸不屑,提高音量说道:“这些反对的人好奇怪啊,从来不讲科学依据,怎么总是站在玄学的角度发表奇谈怪论?就会说一些神神叨叨的话,也拿不出实际证据。”坐在他前排的一位大爷转过头来,略带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年轻人却毫不在意,依旧自顾自地说着。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原本一直安静地看着屏幕,此刻轻轻咳了两声,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沉稳有力:“我倒觉得他们反对得有道理,科学又不是万能的,谁能保证转基因就绝对安全呢?新事物总归得谨慎些。”
旁边的一位大妈连忙附和:“就是就是,心里总还是有点不踏实。”
可另一位大叔却摇了摇头,反驳道:“但人家这纪录片里说得也挺明白的,数据啥的都有,不能光凭感觉。”一时间,这一小片区域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好不热闹。
在不远处,一位戴着宽边眼镜,气质儒雅,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模样的男士,侧身对着身旁的妻子和孩子,抬手指向屏幕,认真地说道:“你们看,这才叫纪录片嘛。现在网上那些信息都是胡说八道,毫无根据。我早就说了,转基因怎么可能有危害呢?要是真有危害,我们国家怎么可能批准?再看看人家美国人,都吃了好几十年了,要是有害,早就出问题了,怎么可能还相安无事?所以啊,对待这些科学问题,可不能盲目相信网上的谣言,得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
他的妻子轻轻点头,孩子则一脸崇拜地看着父亲,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欲。
张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目光扫视着周围观众的反应。他发现,总体而言,现场90%以上的观众开始倾向于支持转基因技术。他们被纪录片中详实的资料、客观的采访所打动,脸上的疑惑与担忧逐渐被理解和认可所取代,逐渐摒弃了之前的偏见,对转基因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
刘巧泉教授紧盯着纪录片屏幕,画面里的场景不断切换,他的眼神从最初的专注渐渐变成疑惑。他忍不住侧过头,看向身旁的张启,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探究,轻声问道:“张启先生,这纪录片上采访的人怎么和您长得这么像啊?难不成……您应该就是这个纪录片的创作人吧?”
张启被这么一问,脸上闪过一丝不好意思,轻轻挠了挠头,笑着承认:“刘教授,瞒不住您,我确实是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
刘巧泉教授听闻,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激动地一拍大腿,说道:“哎呀,你们可真是做了件大好事!现在社会上对转基因的误解太多了,你们通过这样一部纪录片,把科学真相宣传出去,太有意义了。这清晰的逻辑、详实的采访,能让大众少走多少弯路啊!”
两人的讨论声虽不大,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层层涟漪,旁人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过来。周小平也一脸的赞叹:“张教授,没想到您能拍出这么好的纪录片,真是深藏不露啊!这纪录片来得太及时了,网络上到处都是谣言和不实信息,大众都被误导了。我们太需要您这样客观揭示真相的好纪录片,把科学的声音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能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刘巧泉教授教授又凑近张启,低声说道:“张先生啊,这部纪录片原本是国家电视台准备播放的,我们走了内部渠道,才优先拿到,在这次展览会上先试播一下。”
张启听后,了然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整部纪录片时长两个半小时,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观众们沉浸其中,随着镜头深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方方面面。当屏幕上的画面渐渐暗去,灯光重新亮起,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回过神来。
张启一行人随着人流走出场地,此时,刘巧泉教授和其他几位展览会的领导热情地邀请他们,说道:“张启先生,还有各位朋友,辛苦啦!咱们到贵宾休息室坐坐。” 说罢,便带领着张启等一行人前往三楼的贵宾休息室。
众人走进休息室,里面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大家纷纷落座,工作人员迅速摆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袅袅茶香瞬间弥漫开来。在这轻松惬意的氛围里,大家相视一笑,准备开启一场轻松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