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相谈甚欢,氛围融洽。
这时,张启将目光投向习五一研究员,诚恳地说道:“习老师,今天能邀请您一同参加生物育种科学展览会,我们深感荣幸。您看了这么多的科研成果,还有我们赴美实地拍摄的转基因纪录片,不知道您对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看法?”
习五一研究员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亲切的笑容,随后陷入思索之中,并未立刻作答。
见状,张新鹰研究员微微侧身,凑近张启,小声说道:“习老师可是有着大知识分子的严谨做派,在不熟悉的领域,她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张启听后,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片刻后,习五一研究员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向众人,缓缓说道:“张教授,既然大家都是朋友,那我就直抒胸臆了。我是华夏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主要研究哲学等人文领域,对自然科学涉猎不深。不过,我有两点浅见。
其一,我确实了解不少研究人文社科的老同志,尤其是上了大年纪的,他们反对转基因的不在少数,而且态度颇为激烈。
其二,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不轻易评判其好坏。恕我直言,我不认为我有资格下判断,所以我保持中立。
但我始终认为,我们不能一味的全盘抵制。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我们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所以,我们不应全盘排斥,而是要积极探索,把技术吃透,掌握在自己手中。科学技术可以先不用,但不能没有。”
张启连忙应道:“习老师,您的见解发人深省。”
张启将目光投向张新鹰研究员,诚恳地询问:“张研究员,对于转基因技术,您肯定有不少独到见解,不妨和我们讲讲。”张新鹰研究员听后,呵呵一笑,并未立即作答。
习五一研究员见状,连忙说道:“张新鹰先生治学严谨,在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他向来不轻易表态,你就别为难他啦。”张启听后,理解地点点头。
这时,张新鹰开口了:“虽说我对转基因技术了解有限,但我始终相信国家,相信科学界的专业判断,这就是我的看法。其他的,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
张启认真听完,再度点头表示赞同。
赵亚夫这时也开口了,说道:“我这辈子搞了一辈子农业技术,确实没涉及生物育种,对转基因技术不完全了解。但是我秉持一个原则,判断任何事物的标准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只要符合这‘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就认为它是可以搞下去的。”
周小平紧接着发言:“我十分赞同赵亚夫先生的意见,判断一项技术或事物能否推行,‘三个有利于’是非常科学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要满足这几点,就值得我们大力支持,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
他顿了顿,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我也同意习五一老师的观点,对待科学技术,可不能一味地全盘否定。就拿转基因技术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不用,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的话,就只能受制于人。现在有些人抵制转基因技术,导致我们国产的转基因技术迟迟不能落地,无法实现产业化。现实是什么呢?是我们每年被迫向外国进口大量的转基因产品。越抵制,结果进口量就越大,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
所以我认为,科学技术可以先不用,但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周小平的一番话,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引得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饶毅教授推了推眼镜,接过话茬,神色认真:“刚才周小平先生说得很对,对转基因技术一味抵制,结果就是进口量不降反升。咱们华夏拥有5000年文明,科学技术曾独领世界风骚。可到了明朝,就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如今,虽说我们奋起直追,在不少领域迎头赶上,但看看物理教科书,像安培、伏特这些单位,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西方在命名权上抢占先机,哪怕我们在物理学成就上已经追平甚至超越部分成果,这种文化印记上的先发优势仍难以抹去。”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一圈,接着道:“不过,生物学领域是个例外,这是我们华夏最有可能实现领先的赛道。在这里,我们完全有机会与美国等世界超一流大国竞争,甚至实现反超。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倘若因为无端抵制转基因技术而错过,实在可惜。我们应该以开放且积极的态度去拥抱它,利用它推动我国生物学发展,掌握生物科技的主动权。”
复旦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施郁紧跟着劳毅教授的话,发表起自己的观点:“我啊,一辈子都扑在物理学上。刚刚听了饶毅教授的观点,真是深有体会。
现在的物理教科书,绝大多数物理学单位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深感耻辱。
咱们华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可如今每天读的教科书里,那些单位、公式,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的名字。我时常在想,咱们什么时候在科学上,也能像西方那样,有一天,别人读到的教科书里,能出现以咱们华夏人名字命名的成果呢?”
施郁教授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不懂转基因技术,这技术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做任何评判。但我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你要是排斥它,那就永远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即便退一万步讲,转基因技术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我们要做的也应是鼓励它去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况且,就目前科学界的评估体系来看,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本人就支持转基因,我保持中立态度。
我唯一想表达的观点是,对于科学技术,绝不是普通大众可以随便判断的,而是要听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意见。
有些事情可以让大众表决,但涉及到高深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让大众表决反而是一场灾难。就好比量子场论到底对不对,难道能让大众来投票表决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众人听着施郁教授的发言,纷纷陷入沉思,现场气氛一时凝重又充满思考的氛围。
接下来,是张洪林研究员发言。
张红林研究员清了清嗓子,挺直腰背,认真说道:“先跟大家介绍下,我本人是研究中医学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科学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就拿张启教授做的生物育种来说,我有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谨慎推广,科学上没有彻底研究透彻,就绝对不能轻易推广,这是底线。”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继续说道:“其次,如果已经确认转基因技术成果是安全的,那就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条不紊地推进,不能被所谓的舆论左右。不然的话,必然会痛失良机。就像刚才施郁教授说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是因为谣言干扰了舆论,进而干扰了国家决策,导致痛失发展的机会,那太可惜了。而那些干扰国家前进的人,就是千古罪人。”
众人听了张洪林研究员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认同,现场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
这时,扬州市科协的负责人之一王立华博士推了推眼镜,缓缓站起身来:“大家说的很对。我补充一点,我们在对待转基因技术等新兴科技时,还需要加强科普工作。很多民众对转基因技术不了解,才会被一些不实信息误导,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只有让大众真正了解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舆论干扰,让国家的决策能够更顺利地实施。”
闻言,众人鼓掌。
正在众人畅聊之际,饶毅教授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掏出手机接起电话,听着听着,原本舒展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脸上的神情也变得闷闷不乐。
张启见状,心中满是好奇,关切地问道:“饶教授,怎么了?”
饶毅教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有一个叫做顾秀林的女士对我很不满意,她刚刚发了条微博,要求我道歉。”
饶毅教授这话一出,原本热烈讨论的众人瞬间愣住,大家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默,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