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会结束一小时后,卢宝荣教授的办公室。
张启长舒一口气,望着眼前逐渐恢复平静的复旦大学,心中感慨万千。这场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岳正义被检察官们带走的那一刻,他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他转身,朝着卢宝荣教授走去,是时候告辞了。
卢宝荣教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张啊,这次多亏了你,辛苦了。”
张启摆了摆手,谦逊地说:“卢教授,您太客气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这事儿虽然解决了,但我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卢宝荣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社会上的舆论环境太复杂了,尤其是转基因这个话题,简直成了重灾区。”
张启眉头紧锁:“卢教授,我的朋友们都实在想不通,转基因技术明明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科技,怎么就被传得那么可怕呢?那些谣言说吃了转基因食品会改变人类基因,影响生育,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可偏偏很多人就信了。”
卢宝荣教授苦笑一声:“这背后啊,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缺乏科学知识,容易被误导;但还有一些人,是居心叵测,故意利用转基因话题制造社会分裂。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歪曲事实,煽动民众情绪。”
张启沉声道:“这些人太可恶了!行为和后果非常恶劣!转基因技术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他们这么一搅和,很多科研项目都受到了阻碍,国家的发展也跟着受影响。”
卢宝荣教授站起身,有点儿激动的说道:“是啊,民众对转基因的误解,导致很多科研成果无法顺利推广应用。那些真正为了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无端质疑,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科学本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可现在却被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恶意中伤。长此以往,国家的科技发展肯定会受到极大阻碍。”
张启听后,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卢宝荣教授的手,认真说道:
“卢教授,我打算发起一个签名活动,召集十万名大夏国科学家,联名给国家写信,请求国家出手整顿舆论上的歪风邪气!
我们一定要让国家重视网络上这股歪风邪气,绝不能再任由谣言危害国家和民族。谣言泛滥无忌,不仅损害国家公信力,还会毁掉农业科技的未来,冲击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寒了无数华夏儿女和科技工作者的心。
真正的国之英雄流血流泪,奸商和伪君子却获得大名大利!”
卢宝荣教授用力点头,斩钉截铁地说:“好!务必把我的名字加到联名信上。”
说完,他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纸笔,迅速写下一大串名字,“这些都是业内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我去和他们沟通,我敢保证,他们肯定愿意在这封信上署名。”
张起接过写满名字的纸条,眼中满是感动与振奋:“卢教授,太感谢您了!有了您和各位前辈的支持,我们一定能让科学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两人再次紧紧的握手。
随后,张启和卢宝荣教授告别。
……
4月16日一大早,张启走下飞机,燕京的风裹挟着熟悉的味道,吹散了他一路的疲惫。他径直驱车前往神农科技集团,心中满是对后续事务的思量。
车缓缓停在大厦门口,张启一眼便看到了总经理殷艳萍和秘书曾薇、杨田。殷艳萍身着利落的职业装,眼神中透着果敢;曾薇和杨田则站在一旁,脸上挂着礼貌的浅笑。
而在她们身旁,脸蛋红扑扑的朱亚萍格外引人注目。
张启下车,朱亚萍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她的眼神里涌动着别样的情愫,含情脉脉又满是羞涩。她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张大哥,谢谢你救了我。若不是你,我早就命丧黄泉,是你不顾危险从冥界将我的二魂三魄救回,这份恩情我无以为报。”说着,她的脸颊愈发红润,眼中的爱意再也藏不住。
殷艳萍走上前,笑着说:“张启,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这次在复旦大学的事,办得太漂亮了!”
张启谦逊回应:“多亏大家支持配合,我一个人可办不成。”
曾薇眨眨眼,俏皮地说:“张大哥,我们都听说你的英勇事迹啦,大家可佩服你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寒暄过后,殷艳萍神色转为严肃:“张启,这次叫你来,除了欢迎,还有要事相商。我们集团的转基因科研项目到了关键阶段,可社会上对转基因的负面舆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压力。”
张启微微皱眉,点头道:“我正想和你们说,舆论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公司项目,对国家农业科技发展也极为不利。”
朱亚萍这时鼓起勇气,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张大哥,我外公华武天也很关注这事,他说若有需要,他可以出面帮忙呼吁,让更多人重视农业科技,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
张启眼中闪过惊喜:“那可太好了!有华老元帅支持,我们底气更足了。”
殷艳萍笑着摆摆手,说道:“大家都别站在大门口说了,都快先进去吧。”
一行人迅速走进集团大厦,随后径直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华武天元帅此前给张启致电,恳请他收留朱亚萍,如今朱亚萍正式成了张启的秘书。朱亚萍脸颊泛红,紧张又期待地说道:“张大哥,以后我在您身边,一定好好工作。”张启微笑点头:“别紧张,有不懂的尽管问。”
曾薇轻咳一声,整理手中资料,认真说道:“目前舆论对转基因项目冲击很大,我们得赶紧制定应对策略。”杨田也附和:“没错,再这样下去,项目推进难度会越来越大。”
讨论正热烈,张启话锋一转:“对了,我有件事跟大家说。我打算联合十万名科学家给国家写联名信,其中包括八百名两院院士,呼吁国家重视网络上对转基因技术的谣言,这谣言再不整治,危害太大了。”
(注:在现实世界中,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有298名两院院士通过各种场合,公开表达对国家推广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这还只是从可靠信息得知的情况。在我的这部小说里,对两院院士的支持力度进行了适度虚构,但从理论和实际层面来讲,这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张。毕竟在全球主流科学界,包括华夏的主流科学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支持转基因技术——极个别打着专家名号卖天价有机产品的人例外——只是有些人尚未公开表明态度。而我因为工作关系,直接结识了好几千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工作者,其中不乏众多两院院士、生物研究所所长和大学校长,所以我对这一判断充满了信心 。)
众人闻言,纷纷称好。殷艳萍却惊得微微张嘴,下意识吐了吐舌头:“八百名两院院士?张启,你有这个把握吗?”
张启自信一笑,语气笃定:“当然有把握。”
稍作停顿,他又皱起眉头,神色忧虑地补充,“不过等联名信的消息传出去,只怕又要掀起一阵妖风。那些人肯定会说资本收买了这八百院士,他们也不想想,如果收买个别几个或许还有人信,同时收买八百个,简直是天方夜谭。”
殷艳萍认同地点点头:“确实,他们为了抹黑,什么话都能说出口,但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能推动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些谣言也不必太过在意。”
朱亚萍有些担忧地小声问道:“张大哥,那我们要提前做些应对准备吗?”
张启目光坚定:“准备肯定要做,但我们更要专注于联名信本身,让国家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诉求,让真相早日大白。”
曾薇冷静分析:“我们可以同步收集证据,把谣言源头和传播路径摸清楚,等时机成熟,一并反击。”
杨田也积极建言:“同时,在联名信筹备期间,我们也别放松项目的科普宣传,多管齐下。”
办公室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为了攻克转基因技术面临的舆论难关,齐心协力,谋划着后续的每一步行动。
张启和众女商量了一会儿后,拿出手机拨通了饶毅教授的电话。电话很快接通,张启赶忙说道:“饶教授,我是张启啊。我有个想法,打算联合十万名科学家,其中八百名两院院士,给国家写联名信,呼吁重视整治网络上对转基因技术的谣言,以此推动科研发展。”
饶毅教授听后,不禁感慨道:“张启啊,你这个想法太及时了!你都不知道现在网络上乱成什么样子,简直是妖魔鬼怪全出来了。每天都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烂谣言翻出来,每个星期随便改几个字,就发到网上来回炒作。更过分的是,还雇用大量网络水军四处传播,导致人民群众完全误解了真相。
我分析了一下,就我个人而言,一个星期之内看到的谣言就有600多条,这数字简直触目惊心!可惜啊,我们中的很多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无权又无势,即便看见了这些谣言在诋毁科学,也常常无能为力 ,老实人总是吃亏。”
张启连忙回应:“饶教授,您放心吧,从今以后老实人不会再吃亏了。这次联名信就是要让国家重视起来,彻底整治这股歪风邪气。”
饶毅教授称赞道:“张启啊,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啊,对国家的科研事业很有意义!你务必把我的名字也加进去。”
张启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饶教授。有您支持,这事儿就更有希望了。”
饶毅教授接着主动建言献策:“我和施一公教授很熟,我可以立即把这件事转达给他。他现在是华夏科学院院士了,在学界威望很高,由他牵头联合其他院士,肯定能加快进度,把事情顺利办好。”
张启眼中满是惊喜,激动地说:“那太好了呀!要是施院士能出面,我们的计划肯定能顺利推进。饶教授,您可真是帮了大忙,太感谢您了。”
饶毅教授笑着说:“都是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不用这么客气。你放心,我会尽快联系施院士,你也抓紧准备其他相关事宜。”
挂了电话,张启长舒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觉得有饶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的助力,联名信这件事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