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花儿落尽,树儿秃头,还兀地拔起了好几座石峰,兼之先前严从从暴毙于「焚情」而凶手尚未寻获,让罗浮洞里那些不明所以的弟子们惶惶不能自安。
齐高业立于其中一座峰,浑身发抖地指着面前的狼藉,又惊又急:“这这这……到底是谁,敢在我的地盘如此肆意妄为?!”
他见杨启吉不急不慢走来,立即迎了上去:“启吉啊,你看看,这里都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了?我们定要将这凶徒找出来,甩他几个大耳刮!”
齐高业虽这么说,其实他心底没由来慌得不行。
这里很明显是昨晚有人在此打了一架,可是他作为洞主,竟丝毫不觉。
说明什么?
说明昨晚来的肯定是了不得的人物!
既能轻轻松松拔几座山,也定能轻轻松松拔了他的脖子。
可他在这个大弟子面前不能慌呀。
输人不输阵,要是让杨启吉嫌弃,去做别人的大弟子,他找谁哭去。
“师父,这是神后林予安干的,她托子慕予向您致歉。”杨启吉平静地道。
齐高业还在咒骂不停,杨启吉的话如一个个无意义的字符飘进脑海,很费了一会儿才勉强将这些字排列完整,脑袋和舌头都宕了机,细小的眼睛睁得最大。
“什……什么,你……你……你说啥?谁?谁干的?”
“先神洲神后,林予安。”杨启吉声音不急不缓。
齐高业感受着罗浮洞轻轻拂过的轻风,一呼一吸皆有其律,惊觉自己这个得意弟子的守一禅又提升了一个境界。
神后林予安,这是什么人物?
十五年前,她就是先神洲除了神皇外的第二个主宰。
这个主宰在传说中已经重伤难愈,怎么会突然降临他小小的罗浮洞?
定是为了那子慕予啊!
可是,神后若是醒了,万神台该是掀起了血雨腥风啊,怎么静悄悄的?
是不是神后的伤还没恢复?
神相云熠会让她到处跑?
哎呀,万神台的事,哪需他一个小小仙府洞主操心?
受宠若惊啊,受宠若惊!
这会儿,齐高业恨不得将自己的舌头抽出来甩几巴掌。
可是,落目尽像是战场遗迹,齐高业又不解地望向杨启吉:“神后林予安来咱们罗浮洞找谁打架了?不会是找子慕予吧?”
杨启吉嘴唇微抿,神情凛然地看向罗浮洞四方:“这场面看起来像打架,却未必是打架。师父,你没觉着,罗浮洞的天地灵气浓郁了许多吗?尤其是这几座山。”
齐高业的脚缩后一步,审慎地盯着脚底,然后半信半疑地跺了跺。
白色的光晕一圈圈荡漾开去,在新拔起的几座峰顶,形成一个个白色旋涡!
旋涡以峰顶为基,气流不断旋转向上,向上,约在十丈高处如瀑洒下,漫向罗浮洞四面八方!
齐高业细小的眼珠里登时燃起难以置信的欢喜。
“启吉,启吉!你看,你看!我们罗浮洞有了灵眼!一、二、三、四、五、六!六个!我们罗浮洞一下子有了六个灵眼!这难道就是我们罗浮洞站对人的奖赏吗?!”
杨启吉看不出很欢喜,也看不出不欢喜。
他的情绪很淡,情绪波动也比先前更少,似乎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师父,我们选择这条路,注定要面对许多福福祸祸的。”杨启吉道。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师父,淡定。
齐高业捋了捋已经被顺得很直的胡子:“启吉,师父晓得的。我只是太高兴了。东皇墟有八个灵眼,才稳立于仙府之首的位置。现在我们罗浮洞有六个!再加上我们本来有的两个一般般的,勉强作数,也有八个了。启吉,你师父,开始有野心了。”
“师父向来有宏才远志。”杨启吉道。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师父,你的心,一直很野。
“哈哈哈!启吉,为师有你,幸甚,罗浮洞有你,幸甚。”齐高业的笑声,朗朗传遍整个罗浮洞。
那些个惶惶不宁的弟子们听见洞主的笑声,又远远看见头顶那几个灵眼,心里终于安定了些,转而欢喜起来。
杨启吉平静地看着齐高业,看向这片他在此修炼了十三年的土地。
刚才子慕予来找他,跟他一起钓了一会儿鱼,与他进行了一场对话。
这场对话,其实惊天地泣鬼神。
“昨日与你钓鱼的古元卓,是我。”子慕予开门见山。
“我知。”杨启吉道。
“我冒充古元卓,并不是为了骗你,或者试探你。”子慕予道。
“我知。”杨启吉道。
傀儡古元卓跟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很子慕予。
“「焚情」,目标不一定是我,但应该是冲着我来的。”子慕予道。
“我知。”杨启吉道。
这种神门之物,它的存在绝对不是为了杀像严从从这种无足轻重的修仙术士,定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在罗浮洞,他的想到的最大图谋针对者,只能是子慕予。
“或许,只要我在罗浮洞一天,麻烦会源源不断找上门来。”子慕予道。
“我知。”杨启吉道。
从子慕予踏进罗浮洞第一天,他就想了许多、很远。
“我会「道德踪」。”子慕予道。
“我知。”杨启吉道。
他心虽保持平静,但是依然讶异于子慕予的坦诚。
虽然,他一直在等子慕予的开诚布公。
结局,却在意料之外。
“可我不是神皇帝姬。”子慕予道。
“……”杨启吉握竿的手一震,浅浅涟漪泛起又迅速消逝。
顿了半晌,杨启吉道:“我知了。”
子慕予歪头,很认真地看着他:“你和洞主若要把我赶出罗浮洞,我绝不怨尤。”
“……”这一次,杨启吉回了沉默。
子慕予也不着急于让杨启吉表态。除了古元卓和丰俊朗,她不期待谁必须与她站在同一阵线上。
包括,子明。
“昨晚林予安来了罗浮洞与我打了一架,她弄出了几座山峰,弄不回去了,让我向洞主告歉。”子慕予最后道。
杨启吉的手又是一震。
子慕予离开后,杨启吉静坐了半个时辰。
守一禅,就是在一次次坚守中,得寸进。
此刻,杨启吉看着六个灵眼,细细品嚼着子慕予最后一句话。
林予安为罗浮洞留了灵眼,却说要为此向洞主「告歉」。
林予安要告歉的,肯定不是为了这几座山峰。
而是为了……子慕予。
像亲人长辈,为了自家子侄在他人家里打扰,而表达歉意。
这是杨启吉能想到的最合理的答案。
可是这个答案,却与子慕予告诉他的相悖。
不重要了。
他如今的选择,已经与子慕予的身份无关。
而是心之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