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弟,此番前来,只是为了找朕讨要封地?”
许是刚被呵斥过,刘永的眼神有些闪躲,支支吾,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吞吐道:“呃…这……这……”
刘禅见状,眉头一皱,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有什么话就快说,朕军务繁忙,哪有闲工夫陪你磨蹭!”
见状,刘永赶忙说道:
“那个…皇兄啊,如今我大汉日益强大,臣弟也是父皇的子嗣,一直渴望能投身军伍,为大汉出一份力,开疆拓土……”
刘禅一听,心中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此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如今正值分裂之际,宗室子弟有建功之心倒也正常,刘禅也没有刻意压制刘永的打算。
他的亲兄弟与曹丕相比,已是极少了,只有永、理二人。
只是刘永的面板能力,实在是惨不忍睹,但若能在军伍中历练一番,得以成长,未来说不定也能将其分封到海外去,为华夏开疆拓土。
想到这里,刘禅微笑回答道:“原来是这样,这是好事啊,永弟有此心,朕心甚慰。”
原本紧张的刘永,闻言眼睛一亮,问道:“皇兄果真这么认为?”
刘禅点点头,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你且去南郡寻找相父,在他麾下先做一员参军,跟着相父好好历练,学习行军打仗、治理地方之道。”
刘永一听,急忙摆手,说道:“皇兄,臣弟不是这个意思。”
刘禅疑惑的问道:“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你说要投身军伍么?在丞相麾那边,可比在朕这里能学的东西要多。”
刘禅不知该如何教育藩王,但他想去在相父身边,相父定能把刘永调教好。
刘永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
“皇兄,臣弟觉得,丞相这些年为了大汉,日夜操劳,鞠躬尽瘁,如今已然年迈,也该回到后方,享享清福了……”
闻言,刘禅心中“咯噔”一下,瞬间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
于是,刘禅脸色一沉,冷声说道:“你想表达什么,可以把话说清楚些。”
刘永没有注意到刘禅的表情,他挺直了腰杆,一脸认真地说道:
“如果可以,请皇兄封臣弟为征东大都督,将南郡战场交与臣弟负责,让相父回到后方享享清福可好?”
“这些年,臣弟熟读兵法,深知排兵布阵之理,定能胜任,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臣弟愿为皇兄荡平吴国,成就皇兄的统一大业!”
刘禅听闻,整个人都呆住了,脸上的表情凝固,随即怒极反笑,笑声中满是难以置信,道:
“哈哈哈,永弟,你说什么?你此前从未在军伍中历练过,相父若不在,你拿什么指挥南郡万千兵马作战呀?”
见刘禅大笑,刘永心中怯意皆散,眼中闪烁着的光芒,说道:
“皇兄,霍去病十七岁便能随卫青出征,后封冠军侯,十九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他此前也未曾有过太多军旅经验,不也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臣弟虽不才,却也日夜苦读兵书,钻研战术,自认为对军事之道已颇有心得……霍去病能做到的,臣弟也一定能做到。”
闻言,刘禅沉默,无言以对。
见刘禅不说话,刘永一脸淡定,像是早有准备,继续说道:
“皇兄,若觉得臣弟年幼,皇兄可将益州刺史李严调来臣弟身边,让其做副都督,李严也是父皇的托孤重臣,又熟悉兵事,年富力强,有他辅佐臣弟,江南一线定能万无一失。”
刘禅闻言,一时呆住,随后,眼睛瞬间眯起,寒光闪烁,杀意涌现。
呵呵,永弟,原来这才是你此行真正的目的!
他死死地盯着刘永,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好你个李严啊,竟然教唆刘永提出这般荒唐的请求,你究竟想干什么?
朕如今已将季汉的核心之地益州尽皆交与你,封你做了益州刺史,主掌一州之地,你还不满足吗?你对权力到底是有多痴狂?
你这手段也未免太拙劣了吧?
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这半年间,锦衣卫多有情报:说益州刺史李严,在益州执政期间,时有贪墨,且明目张胆的扶持东州派、益州派势力,对荆州派常有打压之举。
刘禅对此皆不予计较,派了诸葛恪前往益州担任别驾,只希望在诸葛恪成长起来以后,李严可以稍微收敛一些,让季汉后方安定。
可李严如今这般行事实在是触碰到刘禅的底线了。
刘永确实能力低下没有错!但说他千里迢迢的跑到顺阳来,举荐你李严到前线掌兵,这中间若说没有你的教唆,朕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还是那句话:你的手段太拙劣了。
……
见刘永还在饱含期待的看着他,刘禅强压着内心的怒火,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永弟,此事非同小可,你先退下,让朕好好想想。”
刘永忽见刘禅神色不善,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行礼退下。
……
待刘永离去,刘禅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仔细回想着原史上的一些事。
历史上的李严到后期因为渴望权力,已进入了疯魔的状态,其后来也被写入了蜀汉的“罪臣传”里。
刘备托孤,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
刘备本想让一个荆州派,一个东州派相互制衡,然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自不是李严可比之的。
历史上,刘备托孤后没有多久,诸葛亮就彻底把李严架空。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李严说的骚话皆数不胜数。
野史中,李严时常骂道:
我乃先帝托孤重臣,你娘的让我在这里搞什么粮草后勤……
先帝明明说好的是咱俩共同辅佐刘禅,结果你把我架空了,自己玩的那么开心。
……
正史上,李严骚话也有不少。
曾经,李严上书诸葛亮,要求诸葛亮从益州分出五个郡来建立“巴州”,李严领“巴州”牧(当时的蜀汉就一个州,益州牧是诸葛亮)
你诸葛亮是益州牧,但我李严也是顾命大臣,也应该有自己的管辖地,合情合理!
但诸葛亮觉得季汉总共就一个州,你还要搞这种“裂土封王”之举,直接就拒绝了。
被拒绝后,李严并没有停止他的骚话,继续上书诸葛亮道:
“我觉得你劳苦功高,如今是时候加九锡,进爵称王了。”
李严写这封信定然是不怀好意的,汉高祖刘邦早定下规矩: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李严这么做明显是想把诸葛亮放到炉子上去烤一烤。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此理,无奈回信李严道:“现在天下未一统,根本不是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灭了曹魏,天子还于旧都,哪怕你要给我加十锡都可以。”
诸葛亮其实在暗示李严,如今天下未归一统,我等当同心协力,为国效力,不要再内斗了。
但李严不知,并没有停止他的骚操作。
在后来诸葛亮四伐之时,李严又做出了一件让诸葛亮忍无可忍的事情。
那就是李严谎报军情,写信给诸葛亮说:
“粮草供应不上了,你快回来~”
诸葛亮闻信无奈,只能撤军。
可撤兵回师后,李严又问诸葛亮:益州粮草充足,你回来干啥?不北伐啦?
诸葛亮恼怒之下只能在刘禅面前将李严前后书信一一呈现比对,最终铁证如山,李严认罪。
……
这般手段,如此拙劣,与今日教唆刘永前来索要兵权,有何区别?
刘禅本以为这一世,给李严封了益州刺史,自领一地,他就能消停一些,没想到还是阻止不了他的骚操作。
“李严啊李严,你让朕该拿你怎么办好呢?”
刘禅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内心的愤怒与无奈交织。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薛仁贵大步走进帐中,神色凝重。
“陛下。”薛仁贵躬身,声音低沉,“末将刚从粮仓回来,军中粮草告急,在运送一批前往析县赈灾的粮食后,顺阳大营的粮食,只够大军维持三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