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雕琢方可成就。
且不说其他,单看那些有所作为的富二代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历经多年悉心栽培方才崭露头角呢?
正因如此,这个暑假期间,周珩始终坚守在自家公司里,不辞辛劳地协助处理各类事务。
虽说相较于经验丰富的公司前辈们而言,周珩所涉足的工作领域尚显浅薄,但好在他积极参与其中,并借此机会汲取到了大量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待得新学期伊始,周珩的日常生活似乎再度回归平静如水的状态。
然而,此前他曾提及过的那场金融危机,却让周国栋不敢掉以轻心,已然着手展开筹备应对之策。
时光匆匆流转至九月初,周国栋特意传唤来刘峰,详细询问起旗下投资公司当前的运营效益情况。
为确保能够筹募到充足的资金储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周国栋当机立断,决定将手中已购入的部分股票予以适时抛售。
其目标明确,便是期望在 2008 年正式来临之前成功集结五百亿美刀的巨额资金。
尽管此数额堪称庞大,但周国栋之所以定下如此之高的标准,实则事出有因——今年以来,国珩集团旗下手机产品的销售业绩依旧保持着极为强劲的增长态势,盈利丰厚;
同时,得益于去年公司丰厚的分红收益,且周国栋并未对这笔款项进行过度动用,截至目前,周国栋的个人账面上仍留存有高达一千两百亿的存款。
再考虑到本年度即将发放的分红收益,周国栋对此番筹资计划充满了十足的把握与信心。
至于到时候该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笔巨额资金呢?
实际上,周国栋心中早已有了一套详尽的规划。
在他那密密麻麻、罗列着各种投资项目的表格里,苹果公司、电动汽车以及传统燃油汽车等领域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尽管曾经,周国栋向儿子周珩提及过想要涉足电动汽车制造产业,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其中缘由并不复杂,只因国内已然存在颇具规模的汽车制造商。
况且,通过这段时间的反复思量,周国栋深刻意识到,如今的国珩集团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已然相当广泛,其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去开拓全新的业务领域。
能够将现有的各项业务推向全球领先水准,对于周国栋来说便已足矣。
诚如周珩所描绘的那般,试图将所有行业尽数纳入囊中,先不说国家政策是否允许,单是周国栋本人也对此毫无兴趣。
毕竟,这样做不仅过于劳神费力,甚至可能会让人不堪重负。
要知道,周国栋终归只是一介凡人,这些年来为了推动国珩集团不断发展壮大,他早已心力交瘁。
若还要分心去开辟新的业务版图,恐怕真会被活活累垮。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国珩集团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周珩感到身心俱疲,就连周国栋这位创始人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
事情多得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有时候甚至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感觉整个人都被淹没在了事务的海洋里,难以自拔。
曾经,周国栋还满怀期待地想要再添一个孩子,让家庭更加热闹温馨。
然而,时光匆匆流逝,如今距离他最初产生这个想法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而导致计划一再推迟的原因,就是周国栋和董灵华夫妻俩实在是太忙了。
他们的工作节奏紧张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以至于几乎每次其中一人回到家中时。
另一个人却还在外忙碌奔波,夫妻二人能够相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变得异常珍贵且稀少。
面对这样的状况,周国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规划,决定暂时不再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毕竟,现有的国珩集团已然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巨大成功。
遥想当年,周国栋怀揣着成为国内首富的梦想踏上创业之路。
可谁能料到,仅仅经过短短数年的拼搏奋斗,国珩集团便如火箭般一飞冲天,其发展速度之迅猛,就连周国栋本人都始料未及。
尤其是去年,国珩集团的营收利润更是逼近惊人的两千亿元大关!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在周珩的记忆深处,放眼整个未来的国内市场,恐怕也难觅如此规模庞大的企业身影。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如果此时周国栋站出来宣称自家的国珩集团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手机供应商,想必其他同行企业都会心悦诚服,毫无异议。
毕竟,单是今年收取的专利费用,就足以让国珩集团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啦!
再加上今年即将登场的二代智能机,其先进程度和强大功能无疑将给整个手机市场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对于那些同行业的其他品牌企业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令人绝望的降维打击!
然而幸运的是,周国栋手中还握有一张王牌——他能够借助周珩脑海中的珍贵记忆来逐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但与此同时,一个可怕的念头也在周国栋心头萦绕不去:
倘若有朝一日,周珩的记忆耗尽了,又该如何是好?
面对这样未知的局面,周国栋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开始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学。
只为了让自己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知识与经验,以免在失去先见之明后变得茫然无措、迷失方向。
毕竟,未来的道路充满变数,如果不能提前洞察局势,那么前方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只有黑暗与迷雾。
至于对周珩的悉心培养,其实也是周国栋为长远发展所做的精心布局。
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让周珩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才能确保公司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有趣的是,周珩似乎也早早洞悉了周国栋的心思,两人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
因此,在培养周珩的过程中,周国栋特意避开了周珩拥有未来记忆这个敏感话题。
而是依据当前的市场动态以及技术发展趋势,通过严谨的分析和推断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如此一来,即便某天周国栋真的丧失了先见之明,至少还有周珩能够挺身而出,扛起引领公司前行的大旗。
当然,关于是否需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来协助运营,周国栋也曾反复思考斟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