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如一日的批阅奏折、处理朝中事务,皇帝感觉身体有些支撑不下去了,最近这段时间,他感觉异常疲惫,
昨日南宫阳剑来与他叙旧,得知他身体状况之后,劝说他让位给太子,修身养性享受生活,
南宫阳剑还打趣的说不管家族事务之后,他逍遥自在了很多年,脸上的皱纹也没见几条,如今的模样与他十多年时的模样相差不大,
皇帝日夜操劳,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斧画般横一条竖一条,一看就是个小老头,如今的皇帝与他站在一起,从面容上看,皇帝至少大他十岁,
呵,除了南宫阳剑,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与皇帝说话,当时,皇帝听了南宫阳剑的话心里很不舒服,
晚上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想了又想,觉得南宫阳剑的话很有道理,太后是他的亲生母亲,养尊处优的太后看起来比他还年轻,
皇位早晚要交到儿孙们的手里,何不现在就交出去,趁着还能走动,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
想明白了一切的皇帝安心的闭上眼睛,很快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朝,皇帝当众宣布道:“朕身体有恙,准备传位于皇太孙……”
朝臣们都被皇帝的话给惊呆了,大夏建国以来,每一任皇帝都是干到老死,有立太子的由太子继位,没立太子,皇子们凭本事胜出继位,
第一次出现皇帝还在世就要让传的事,大家伙儿都不知道怎么接话,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户部尚书古越,
古越急步走上前跪倒在地,“皇上,现在传位万万不可呀,身体有恙,朝中事务可交由皇太孙代为处理……\"
皇帝听得脸都黑了,古越说了那么多,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他要老死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才能让夏屹辰继位,
古越老儿,这些年国库充裕,你这个老东西没少占便宜,朕没与你计较,你还敢跳出来反对朕的决定,
看着群臣纷纷点头赞同古越所说,皇帝怒了,他提高声音怒喝道:“放肆,朕的决定也敢反对,来人,将古越拿下,”
古越懵了,被御林军拖到天牢后才反应过来,马屁拍错了位置,把仕途给葬送掉了,
他以为皇帝说传位给夏屹辰只是做个姿态而已,所以第一时间跳出来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完全没料到,皇帝是真心要将皇位让出来。
拿下古越后,朝臣们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皇帝满意的吩咐历官李俊选一个黄道吉日让夏屹辰登基,
李俊双手作揖恭敬的说道:“臣遵旨,”
皇帝用眼神示意张公公,张公公秒懂,上前两步尖声尖气的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回到御书房,皇帝等了没多久,夏屹辰就来了,他一进门就迫不及待的问道:“皇上,您哪里不舒服,传太医没有”?
来的路上遇到了下早朝回家的朝臣,从他们口中得知皇帝身体有恙要传位给他,所以,他进门后来不及问安,先关心皇帝的身体情况。
皇帝平静的说道:“朕没病,朕老了,想歇息了,屹辰,你父王不是当皇帝的料,皇位只能传给你……”
皇帝给夏屹辰分析了一下其他皇子的心思,告诉夏屹辰最有可能争皇位的是六皇子,让夏屹辰在登基前想办法将六皇子手中的兵符弄到手,
夏屹辰心里明白,皇位早晚都为传到他手上,这些年他早就做好了继位的准备,百姓是国之根本,
在温玉霞的帮助下,他每个月的收入高的惊人,继位后,他打算将这些收入用在百姓身上,
保障好百姓的权益,为百姓谋福利,才能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大夏才能长治久安。
夏屹辰双膝跪地,坚定的说道:“请皇爷爷放心,让大夏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是孙儿毕生的目标,”
皇帝欣慰的连说了三个“好”字,
想到他在位期间,水患得到了彻底解决,十多年来再无一个县城发生过洪灾,干旱时节也没有一个县城的庄稼被太阳晒死,国库里的银子每个月都在增长……
皇帝低声嘱咐道:\"屹辰,继续与慕华交好,慕华有能力让大夏变得更强大,还有,南宫文锐替我们赚了不少银子,万不可怠慢他\"。
几天之后李俊选出了吉日,新皇登基的准备工作迅速展开,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多月转眼即过,
登基当天,夏屹辰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乘车前往天坛祭天,回到皇宫后又前往太庙祭祖,
回到大典场所,穿上龙袍、戴上皇冠的夏屹辰坐在龙椅上,朝臣们依次上前向他行礼,
……
所有程序走完之后,夏屹辰将宫里的太后、太妃、皇后与嫔妃的辈份都往上提了一辈,封自己的父王母妃为太上皇、太后,退位的皇帝则封为太太上皇。
唉,劳累的一天终于过去了,夏屹辰躺在床榻上对谢倩莲说道:“倩莲,明年朕一定封你为皇后,”
为了表示对上任皇帝的尊重,新皇登基后暂不能改国号也不能封皇后甚至连新国策都不可以执行,
谢倩莲一脸平静的谢恩,夏屹辰无奈的说道,\"成熟稳重的倩莲,朕还有些不习惯,倩莲呀!没外人的时候不必端着,与以往一样就好\",
谢倩莲苦笑道:\"母亲反复交待妾身,不能娇声娇气的讲话,不能做出狐媚样迷惑陛下,还说端庄大气方能显示母仪天下的风采……\"
谢倩莲含蓄的表示,猛然变得成熟稳重,她也不习惯,必须得多练练,
夏屹辰笑道:“行,这段时间你先适应适应,适应了,你我两人相处时就不必再拘束,”
“妾身遵旨,”谢倩莲一本正经的在床榻上行了个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