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贾政道逃离了郾城郡,一路逃往赵州和秦州接壤的青岩郡。
第二天,崔齐等人醒来后,按照惯例在处理公务。
直到他派人去请贾政道,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前来汇报。
“你说什么!右相昨晚出城了!”
崔齐心头一颤。
“确定吗?”
“昨晚守城的说是右相的中书主事刘伸说有要事要出城,一队人马出去了。”
“快!立刻全城寻找右相!另外再派一支骑兵出城去追刘伸!快!”
崔齐心提到嗓子眼处了。
他没料到贾政道如此不靠谱,这个时候居然跑了!
他不来也就罢了,他来了又跑了。
这不等于告诉三军将士,右相怕了韩世忠,连夜带着秘书们跑路吗!
这是动摇三军士气的行为啊!
太康七年三月初四,江宁。
“火炮送过去多少?”
京畿转运使蔡霖说道:“回禀陛下,已经有三百支在十五日前登船,现在第一批火炮应该已经要抵达秦川城。”
李彦站在地图前,盯着西北的地图继续问道:“韩世忠现在到何处了?”
“按照之前西北军的行动汇报,韩帅现在应该已经进入郾城郡,攻打郾城就在这两日。”
李彦沉默片刻,问刘文静:“魏国的情报呢?”
“回禀陛下,根据最新情报,贾政道已经出发前往秦州,按照时间推算,可能已经抵达郾城。”
“那按照火炮运输的情况,多久能抵达郾城前线?”李彦继续问道,他的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蔡霖继续道:“回禀陛下,按照火炮运输的情况,大约六日左右可以抵达郾城。”
“宋州和徐州的情况呢,告诉朕。”
哥舒星说道:“回禀陛下,宋州和徐州并无战事,魏军只在运粮,没有动手,之前的骑兵已经撤回去。”
“蔡霖!”
“臣在!”
“最近京畿和苏州渡口的运输都增加了吗?”
“回禀陛下,都增加了,而且标记得非常明显。”
“确保魏国的细作们能知道那些都是调运往宋州和徐州的运粮和武器吗?”
蔡霖说道:“只要魏国细作眼睛不瞎就知道。”
“报纸上也刊登了。”曹谦德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连忙趁机补充进来,“现在整个京畿都知道朝廷正在为前线补充充足的军备。不仅仅江宁和苏州的百姓知道要打仗了,洪州和荆州各级官员也都知道了。”
“好,很快魏崇延也会知道,朕不仅仅在秦州梭哈,还在宋州和徐州备战。”
刘文静道:“陛下,梭哈是何意?”
“就是全线出击。等韩世忠破魏国秦州防线,魏崇延不敢从南线调兵,只能从别处找,北线他还敢乱来吗?只能将灭晋的预备兵马调到赵州一带防御韩世忠!”
蔡霖道:“如此一来,姬清颜的压力骤减,只需要拖延住,魏军穿越太行,后勤不支,时间一长必然撤兵?”
“没错!”
众人心头一颤,看来全局都在皇帝的掌控中啊!
“韩帅真的能短时间内,击穿秦州,进入赵州吗?”蔡霖继续道,“臣并非质疑韩帅的统兵才能,即便重炮破城,魏军精锐打巷战,也足够拖延住我们。”
“如果加入火炮,可以缩短时间。”李彦说道,“如果再加上贾政道,时间还可以继续缩短。”
众人面面相觑,贾政道如此牛逼吗?
“这一次救了晋国之后,晋国应该会老实了吧?”刘文静说道。
“不会的,林良沅不会如此轻易认输,他现在全权交给姬清颜处理前线大小事务,是形势所迫,一旦魏军撤走,他会想办法再收回权力。”李彦说道,“姬清颜能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多提拔自己的人,壮大自己的实力。”
“姬清颜掌握了军权,还不能对抗林良沅?”
“姬清颜是皇室,她的立场永远是晋国,林良沅却可以不是,如果姬清颜不肯交出兵权,林良沅有一百种办法煽动地方世家起兵清君侧,到时候晋国大乱,魏军可能卷土重来,就算我们故技重施,也不能再救晋国。”
说到底,姬清颜承受的压力,比林良沅要大得多得多。
曹谦德震惊道:“林良沅有如此大的实力,能煽动晋国内部作乱?”
“灵武林氏不仅仅兵强马壮,还掌握了青白盐这一晋国命脉,林氏通过盐铁买卖,与晋国各地世家都有密切的利益关系。”
这时,宋濂出列:“陛下,您要的精盐,今日早上送到了政事堂,臣取了一些过来。”
说着,宋濂取出来呈递上去。
李彦连忙接过来仔细查看。
宋濂说道:“这是陈凌的汇报,此盐去除了苦味,口感细腻,人间佳品。”
“比青白盐如何?”蔡霖问道。
“青白盐无法与此盐相比。”
蔡霖微微一怔,道:“请陛下让臣试盐。”
李彦看了一眼宋濂,宋濂说道:“经过严密检查,臣已经试过。”
蔡霖接过精盐,用手指沾了一些品尝,顿时面色一变:“竟无一丝苦味!”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盐所谓的苦味,其实是氯化镁的缘故。
氯化镁不仅仅苦,吃多了还会中毒。
精盐其实就是去除了这些杂质,本身工序并不复杂。
但得知道原理,如果不知道,就无从入手。
“如果此盐能盛产,国库收入可暴涨,并且让姬清颜以此对付林良沅,林良沅的青白盐将无法竞争。”
“没错,朕就是此意。”
“陛下圣明!”
这东西可比火药的威力还要大。
沈彬立刻道:“若是此盐大卖,不仅仅能重塑晋国朝堂格局,还能强行让魏国,甚至辽国接受纸钞,完成陛下的计划。”
众人心头一震。
刘文静脱口而出:“原来随便印钱,居然是从这方面入手的!”
“没有人能随便印钱!”
“臣一时口误。”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曹谦德说道。
“但说无妨。”
“现在京畿和苏常正在往前线调运粮食,现在是春天,臣很担心粮价因此涨价,打仗归打仗,可民生更重要。”
曹谦德说完这句话,自己都佩服自己。
我老曹可是精准地抓住了皇帝陛下的喜好,皇帝陛下多次强调民生的重要性。
你们在这里耀武扬威,只有我老曹关心老百姓死活!
陛下,谁是忠臣,您现在看到了吧?
岂料杨宁出列说道:“曹相公多虑了,苏常新政之后,绝大多数田都回到了百姓手里,今年的粮食绝对充足。”
“此话怎讲?”曹谦德问道。
杨宁笑了笑,那笑容仿佛在说:这么蠢怎么做门下侍郎的?
“以前田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这些人把粮食收上去,一部分拿出来卖,很大部分都烂在了家里,因为吃不完。现在百姓自己有田,按照一户配置一百亩左右,肯定有大量的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