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他们吃完席,起身告辞,孙叔赶着牛车送他们,姜喜军还要当执宾,走不开就没送他们,反正该定的事情昨天都已经定下来了。
这一路可就看孙小欠的表演了,走不出三百米就要去拉一顿。
原来他为了不喝酒,还要装着能喝,让几个小孩给他偷摸的倒了七八碗凉水,人家一敬酒他就干一碗,至少是一大口。
长海也没留意他,还以为他一直是一碗凉水在那里影乎着呢。
这大冷天,七八碗井拔凉水下肚,再加上这两天吃的油水再大一点,啥好人能受得了啊。
最后拉的他都蹲不住了,一头戗雪壳子里拉。
这死冷寒天的,孙叔也没啥办法啊,只能是快点走赶紧送医院去。
长海想了个办法,让孙叔去近面点的人家买一个爬犁和一个水桶。孙叔拿着钱赶紧跑去找人家了。
还别说真买回来了,长海和援朝把孙小欠裤子一扒,给他坐在木头桶上,上面用大衣盖上,再把他连人带桶给绑到爬犁上,爬犁再栓在牛车后面。
这一套弄完,孙叔赶紧赶着牛车往城里跑,不得不说,孙叔赶车得技术,两个多小时的路孙叔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这还是冰雪路面。
先拉到林业局医院,找到大夫后,援朝和孙叔赶着牛车去车站卸货,留下长海带着孙小欠看病。
大夫都害怕了,体温四十度,还拉成这样!是不是疟疾呀?全院一顿防护,消毒,就连长海都给隔离啦。
最后检查结果出来了,不是疟疾,就是单纯的拉肚子,拉虚脱了。
各种吊瓶开了七八个,还别说这个时代的药真好用,扎上不到半小时就止住不拉了,其实也没啥可拉的,全是水。
孙叔和援朝卸完货特意跑过来看了一下,得知没事儿,孙叔才放心回家去了。临走还把爬犁拉走了,桶是不能要了,爬犁算借的,得还给人家。
孙小欠虚的都没有血色啦,嘴唇子漂白,长海出去在国营饭店买了一大饭盒子二米粥,还有卜留克咸菜,又从空间里拿了四五个咸鸭蛋,还有煮鸡蛋。
长海是预备着孙小欠有了精神头儿肯定要吃点啥啊。
半夜的时候,孙小欠回神了,喊着又饿又渴。援朝薅着他的脖领子就给他拽了起来,一缸子温乎的红糖水掐着他的脖子就给他灌了半缸子。
长海拿着大饭盒二米粥,跟填鸭似滴一勺接着一勺的往他嘴里塞二米粥,时不时的再配点咸菜,咸鸭蛋之类的。
饭菜都是放在暖气片上的,温度正好,一饭盒二米粥,加上两个咸鸭蛋两个煮鸡蛋,咸菜不算,没用上七八分钟就给孙小欠塞进去了。
孙小欠抻着脖子,揉着肚子,还一个劲儿的跟长海和援朝说着一些两肋插刀的感激话。
一直扎到半夜两点,开的药才扎完,这个点也回不去火车上了,三人再医院凑合一宿,第二天一早,在国营饭店吃完早饭才回的车厢上面。
虽说孙小欠没事儿了,但是还有点没精打采的,就昨天那么一顿折腾,眼窝都抠进去了,腮帮子也瘪了,本来孙小欠就瘦,这回更完了,感觉他的衣服都乱晃荡。
他们车皮还得装一天,明天上午才能离开,昨天卸肉的时候着急,孙叔和援朝就没把多出来的肉给分出来,今天长海和援朝就在后面车厢里,借了个秤重新分一下,如果是多个几十斤也就那么回事了,这次加上孙叔多给的能多出来二百多斤将近三百斤呢。
长海给孙小欠弄了两个水果罐头,几盒午餐肉,压缩饼干,还有一些糕点之类的东西,咋滴多少也得给补回来点呀!
要不回去咋跟欠嫂交代,欠嫂哪里交代不过去,他们谁想过好了?这几个媳妇儿以岁数最大的长娟为首的“闺蜜”团有一个是好惹的吗?
合着赶来的时候孙小欠伺候长海和援朝的那点情谊,回去的时候都还给他了。
又待了一天,第二天跟杨书记告了别,二货三人组就返程了。
几里咣当的跑了三天三宿多,终于到家了,还是老套路,陈厂长亲自迎接,这点东西可是金贵物资,必须领导亲自看着。
长海下了车没有直接找陈厂长说能用丝绸换粮食物资的事儿,他得回去跟王尚友,老爷子和李老四商量商量。
于是二货三人组把自己那份东西搬上小三轮车,援朝嘎吱嘎吱的蹬着他俩回了家。
多出来的肉分了三份,一人八十多斤,长海问孙小欠换不换粮食,孙小欠想了想,拿出来五十斤换成细粮,长海直接回家从空间里拿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送给了他。
欠嫂看着面无血色的孙小欠心疼坏了,赶紧收拾放被让他上炕躺着休息。
结果长海过来送粮食,跟欠嫂讲了欠哥是因为装逼喝凉水才造成这样的,欠嫂一听立马气的拿着笤梳疙瘩给欠哥就是一顿抽。
晚上欠哥两口子赌气,分批来长海家蹭饭,谁都不搭理谁。
闺蜜团商量着咋收拾二货三人组,长海跟王尚友,老爷子还有李老四把用丝绸换粮食物资的事儿讲了。
这事儿还得看老爷子的,老爷子同意,长海心里就有底,就算出了事儿有老爷子保着至少能留条命。
李老爷子不反对,能从老毛子手里再把物资弄回来,何乐不为呢!而且能解决上万人吃饭的大问题,再一个老爷子那面也能更加轻松不少。
王尚友很积极,马上就要去陈厂长家把这事给讲了,还是两个妈给他拦了下来。
李老四无所谓,这么大量,一次两次的对于他来说还行,时间长了可不行,太扎眼了,早晚出事儿,再说了回来的物资得先紧着老爷子那面,其次是造纸厂。
到时候他跟长海从中吃点渣渣就够了,不显山不露水的。
最后定下来,老爷子这面每次要计划的一半,价格上老爷子当场挂了个电话,定下来每米丝绸料子给长海他们提一块钱,成品料子每块提两块块钱,这就不少了,架不住量大呀。
长海决定造纸厂这块儿就按老爷子说的利润再加一倍。
倒不是长海不愿意多赚钱,他完全可以按照换回来物资再卖给老爷子支援的那里,还有也可以卖给造纸厂或者事更多的单位厂矿,可是真要是这么干了,麻烦事儿就多了。
你得用造纸厂的名义吧,你得用造纸厂的车皮不是,你用不用老爷子的能量给你保驾护航?
就这利润已经很可观了,而且还得给杨书记那里留点好处,一旦有点情况,杨书记就能给处理了,还得借着人家的地盘呢!亲是亲财是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