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用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物件,宋阳好奇地打开,发现是一只做工古朴而精巧的铜制小鹿,仅有巴掌大小。
整只铜鹿表面因频繁被抚摸把玩,泛着温润的光泽,呈一种悠然自得的跪卧姿态,神态栩栩如生,乍一看,只觉精巧可爱,可宋阳的目光却被鹿身上奇异的纹路吸引住了,那是一道道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的亭台楼阁,莫名让他感到熟悉。
苦思冥想许久,他猛地记起,这纹路与自己藏在箱子底的铜镜上的图案有些相似,回去比对一下便能知晓。
宋阳将铜鹿用手帕重新包好,随手揣进兜里,拿起蒋依娜的日记本走出屋子,顺手关上了门,径直朝家走去。
王静雅正在门前剁猪草,瞧见宋阳回来,满脸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在她的预估里,宋阳带着蒋依娜去镇上赶场,这会儿应该才刚到镇上不久。
“我不回来还能干嘛,人都走了。”宋阳收起雨伞走进屋里,见哥哥宋军和嫂子李嘉怡不在家,宋建国也不见踪影,只有两个侄女在火塘边烤玉米,便随口问:“丫头,你爸妈和爷爷呢?”
“我爸他们去新房子刷桐油了,爷爷出去串门了。”云梅一边回答,一边打量着两手空空的宋阳,眼神里满是失望。
王静雅一听这话,感觉事情不对,立刻跟了进来:“人都走了,你说的是谁?”
“肯定是蒋知青啊。”
“什么意思?”
“半路上碰到公社书记,说来了通知,她可以回城了,她当场就说要走。”
“你们都要结婚了,你怎么不拦着?”
“我拦她做什么,她心思都不在这儿,强留又有什么用,强扭的瓜不甜。”
“这事儿,就这么黄了?”
“不然呢,也不算坏事,省得以后闹心。”宋阳神色平静,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可在王静雅眼中,宋阳的反应太反常了,她隐隐有些担忧:“儿子,我看你对那姑娘挺上心的,她现在走了,你就一点都不难过?你可别想不开啊!”
宋阳有些哭笑不得:“这有什么想不开的,我还怕你想不开呢。”
“什么?”王静雅一脸茫然。
宋阳提醒道:“你送出去的那三十块钱。”
王静雅这才反应过来:“对哦,我昨天才给她的三十块钱,这下全打水漂了!不行,我得去把钱要回来……”说着,她急匆匆地往外走。
宋阳赶忙一把拉住她:“别去了,人家恐怕早就走远了,去了也没用。”
“你这傻孩子,既然知道,怎么不把钱要回来?”王静雅转过身来责怪宋阳。
宋阳翻了个白眼,扯了个谎:“我也是回来才想起来。”实际上,他不是没想起来,只是觉得在那种场合要钱,实在拉不下脸,蒋依娜也没主动提起,他想着蒋依娜是正常回城,就当是结个善缘,说不定以后去城里办事,还有碰面的机会。
“那可是三十块钱啊!”王静雅拍着大腿叫嚷起来,“那姑娘也真是的,想走就别答应这事儿啊,前前后后,在她身上少说也花了大半头猪的钱了,怎么尽是骗人呢。”
“行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别想那么多,我去睡觉了。”宋阳说完,自顾自地打水洗脸洗脚,然后上了楼。
他现在满心好奇的是手中这铜鹿到底是什么来历。
到了床边,他把藏在箱子底的那面小铜镜取了出来,仔细比对,越看越觉得铜镜上的花纹和铜鹿身上的花纹如出一辙,感觉这两样东西像是一套的。
铜镜他能确定是个古董,照此推断,这铜鹿很可能也是,只是他对古董这方面实在了解有限,却总有一种预感,这两样东西绝不简单。
想不出个所以然,他只好把东西用布包起来,和日记本一起放在箱子底,然后,他躺到床上,拿起一本关于养殖技术的书翻看。
等到眼皮开始打架,他干脆钻进被窝,很快便沉沉睡去。
等他醒来时,已临近傍晚,楼下传来炒菜的声音,他凑到木窗边往外看,外面的阴雨早已停歇,夕阳挂在西边的山头。
宋阳穿好衣服下了楼,只见一家人沉闷地围坐在火塘边,见他下来,大家纷纷扭头看过来,眼神里透着古怪。
今天刚出了这档子事,他倒也不觉得意外。走到火塘边拖过凳子坐下,看着锅里正在炒的白菜,说道:“弄点肉吧,我有点想吃肉了。”
“好嘞!”李嘉怡把手中的锅铲递给宋军,提了菜刀上楼割肉。
“老弟,看开些。”宋军转过头看着宋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平时话不多,这一句简单的安慰,也算是尽了心意。
看得出来,一家人都担心宋阳因为婚事告吹想不开,怕他出什么意外。
“我早就说过,那姑娘会有别的想法……”宋建国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
还在一旁生闷气的王静雅听了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你早说了,你早说啥了?你要是早知道,为啥不早说?也不见你提前拦着点。”
“你那么积极,儿子也有意思,我能说什么?”宋建国把烟袋靠在板壁上,“我也希望儿子能成这门亲事,毕竟那姑娘主动了不少,我也愿意相信她是下定决心留下来的,之前都说得好好的,可一提到看结婚日子,她说要隔年,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眼看着王静雅还想发作,宋阳赶忙打断她:“别说了,我真没事,也没什么想不开的,至于那三十块钱,真不是什么大事,赶紧做饭吧,等吃完饭,我还要去守号。”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爸,明天晚上,你换个人去号棚守着,我准备叫上王岳,去趟江城。”
“你去那儿干啥?”宋建国奇怪地问。
“去那边卖熊胆、熊皮,大伯家不是也想盖房子嘛,他们等着钱用,主要是我想去那边买把好点的双管猎枪,入秋了,马上就到冬天,有把好猎枪,我打猎也更安全,打到的猎物也能多些。
那火枪,开一枪就得重新装一次弹药,太慢了,双管猎枪不一样,一枪打不死还能再开一枪,装填子弹也快,方便多了,至于我现在这把火枪,就留给爸你用。”
宋阳解释了自己的打算,“还是那句话,一直守着这点工分,还不如我打猎,我不想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
宋建国想了想:“倒也是,那你明天就去吧,我另外安排人。你真的没事?”
“真的,怎么就不相信我呢,我像是想不开的人吗?”宋阳看着小心翼翼对待自己的家人,笑着说,“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天底下好姑娘多的是,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听他这么说,一家人的脸色都放松了下来。
李嘉怡割来一块熏腊肉,烧了热水,仔细清洗后切片,又从地里揪来一把葱,炒了一大碗香喷喷的葱爆肉。
宋阳吃过饭后,提着火枪,领着四条猎狗,前往号棚。
天黑的时候,王岳打着手电筒找来了。
一进门就说起宋阳和蒋依娜今天的事,最后,他有些愧疚地说:“你当初说这事儿不靠谱,不想招惹,没想到你是对的,我就不该怂恿你。”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爸妈去王岳家串门了,不然王岳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这事儿,他对此并不意外,两家人一直走得很近,家里有点什么事,向来都是互相通气,而且,这事儿也瞒不住,也没必要瞒。
顶多就是被村民背后议论一句:说个媳妇都快结婚了还跑了!对名声有点小影响,但问题不大,宋阳根本不在乎。
“我爸跟你说了没,明天跟我一起去江城卖熊胆?”宋阳问。
王岳点点头:“说了,所以我专门来找你,好久没出远门了,我今晚肯定睡不着,干脆来和你一起守号。”
“明天可有百多里路呢,这次不卖松子,不背重东西,但也挺累人的。你还是早点回去睡觉。”宋阳催促道。
“再玩会儿嘛,现在回去还早……我再去掰两个玉米来烤。”
“我看你就是为了烤玉米才专门跑我这儿来的,太明目张胆了吧!”
“那是,谁让守号的是你呢!”王岳说得理直气壮。
很快,他钻出号棚,打着手电筒,只听下方地里一阵玉米杆晃动的声响,王岳抱着几个玉米回来了。他把玉米壳一剥,就丢进火里烤。
宋阳撇了撇嘴:“这玉米壳你自己带走处理,不然又得让我扔山沟里埋了!”
王岳一脸耍赖地说:“小事一桩,我直接扔大路上,反正掰玉米的又不止我一个……”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阳子,你说我盖房子盖哪儿好?”
“你都准备盖房子了,还没想好地方?”
“想是想过,我爸说盖在柳树湾,可我想盖得离盘龙湾近点,以后串门方便。”
柳树湾?宋阳脸色微微一变,那是出村子不远的一个山湾,周边有不少田地,但他清楚记得,那地方曾遭遇过泥石流,他连忙说道:“柳树湾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去杨树坡,那儿更好,离盘龙湾也不远!”
宋阳说的杨树坡,正是上辈子王岳盖房子的地方,不过那是他结婚以后的事了,既然知道柳树湾不安全,宋阳可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兄弟去那儿盖房子,不仅人有危险,房子也保不住。
王岳想了想,觉得杨树坡确实不错,点头道:“我回去跟我爸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