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你分明就是想跟我姐单独睡,做坏事。”童漫回过味。
她看着陈浩,“你跟我姐都结婚多久了,娃都有两个了,还要单独腻在一起?我都怀疑你喊我过来,是为了让我看着妮妮和小朵,你俩好钻被窝,没人打扰。”
“你没结婚,不知其中滋味,结婚是久,但我和你姐都还年轻,能造。”陈浩道,“你快点上床,动静小点,别把娃吵醒了。”
让小姨子进屋和两个娃睡,陈浩又去催促童倩,让她早点休息。
大门关上,灯熄了,夫妻俩钻进了被窝。
折腾了许久。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了碗鸡汤面条,中午时,准备了丰盛的年饭,一家子开开心心的吃了年饭。
喝的是米酒。
妮妮有半碗,小朵也有浅浅的一点。
大的8岁,小的也近6岁了,能稍微喝点米酒,度数不高,再一个就是平常时候也不会让两个娃喝。
“来,一人一个红包。”陈浩从口袋里拿出红纸包的红包。
给妮妮和小朵发了一个。
里头装的是1块钱。
给童倩和童漫,也一人发了一个,里头装的是50块钱。
“谢谢姐夫,这红包真大,我就没收过这么大的红包。”童漫没矫情,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等你出嫁了,我给你包个更大的红包。”陈浩道。
这点钱,他给的起。
“你姐夫说的不错,你也老大不小了,如今工作又要调动,去市里,还是教书,工作很不错,是该谈对象了。”童倩道。
“城里单位分房,都是优先结了婚,有娃的职工,市实验中学肯定也是这样,你把婚结了,娃生了,也能先分房子,有落脚的地方。”
童漫这个年龄,放在往后,不算啥,才24岁多一点,不到25,跟很多才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一样的岁数。
正是享受人生,享受自由的年纪。
可在这会儿,却已经是大姑娘了。
就拿童倩来说,1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陈浩,两人很快有了妮妮,这才是正常的,童漫这种,要放在村里,得有不少闲话。
就是放在城里,其实闲话也不少。
“为了房子,就匆匆结婚,这婚不结也罢。”童漫道,“得是遇到喜欢的人,才能结婚,要不然这一辈子过的多无聊?”
“单位没有房,可以租房,没钱了可以一起赚,插队下乡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再苦还能哭哪里去?”
“如果感情掺杂了其他的东西,我觉得就太功利了。”
“那怎么样才是你喜欢的?”陈浩问道,“长大的帅气,谈话幽默,还是性格温和?”
外貌和性格,并不算功利,而是一种审核和偏好,功利一般强调的是物质,或者是实际的利益。
“得像是姐夫你这样的,我说的是现在的你,不是以前的你。”童漫给出了参考。
她觉得如今的陈浩就不错。
性格好,自信,长的也不差。
“没生娃前,你姐夫那会儿其实也不错。”童倩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家里如果稍微有些家底,或许会一直好,家里没家底,日子难过,事事就容易发生争吵。”
“人啊,必须得经历一些事,观念才会发生转变,才会珍惜眼前的东西,才会幡然醒悟,原本一直坚持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没有必要。”陈浩道。
他眼神有些幽邃。
跟童倩说的其实不是一回事。
穷的确会带来不少问题,但重要的其实还是观念,穷是表象,哪怕富裕了,也只是压下了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病根还在。
观念才是根源。
他先前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好面子的思想,才会过于在乎外界的看法,加重了自身的内耗,最终牵累到家庭上,让整个家庭跟着内耗。
人如果学会自省,减少内耗,哪怕穷点,其实也能过的很幸福。
鞭炮声此起彼伏,各家各户也在吃年饭,陈浩也拿起一串鞭炮,出去点着。
噼里啪啦一阵响。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年味浓烈了不少。
除夕这天晚上,点了两根蜡烛,放在神条上,堂屋的灯也一直亮着,没有关。
家里扯了电线的,平日里再节省用电,这天晚上也会一直亮着堂屋的灯,没有扯电线,没有安装电灯的,也会整两根蜡烛。
“今晚怎么睡?”要睡觉的时候,童漫问陈浩。
“你好久才过来一趟,好不容易在这休息几晚上,跟妮妮和小朵多亲近亲近,我和你姐还是睡隔壁房间。”陈浩面色不变。
一旁童倩不语,只是提了暖水壶和洗脸盆,到隔壁房间,泡脚去了。
“大年三十晚上也不消停。”童漫嘀咕了句。
第二天一早,四五点开始,不断的响起鞭炮声,再好的睡眠也经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陈浩夫妻俩揉着眼睛起来,童漫,妮妮和小朵也起了床。
洗漱,简单吃了个早饭。
“等会儿跟我一起去拜年,还是在家里玩?”陈浩看着妮妮和小朵。
村里这边规矩有,但其实也没多么封建,女娃子,包括妇女,都可以拜年,也能上坟。
“我要去放鞭。”妮妮道。
就想着玩鞭炮。
“我也要玩。”小朵也跟着喊。
两娃跑到屋里,拿了一串红鞭出来,解上面的细线,把红鞭拆散,一个一个的玩。
早饭吃过,差不多七点多钟后,村里的人出动,互相走动着拜年。
“浩哥,新年好。”
“新年好。”
陈东升也回了村,过来给陈浩拜年。
“我拜完年还得回县里盯着,生意太好了,好多人拜完年把饭局安排在饭馆。”陈东升道。
逢年过节,饭馆的生意都很好,去晚了位置都没有。
“辛苦了。”陈浩给他递了根烟,“各位同志有没有意见?”
“能有啥意见,浩哥你才给大家伙发了钱,一个个都高兴的很,赚钱一点都不累。”陈东升道。
没有加班费,一众职工也没啥怨言,就因为年前几天陈浩开了会,发了几十块钱的红包,两家饭馆的职工干劲更足了。
大过年的不休息也没啥怨言。
“浩哥,新年好。”
陈伟也过来了,“东升,你比我还快些。”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不断的有村里人走动着,过来拜年,陈浩几人也到各家各户拜年。
九点多来钟,差不多结束,陈东升和陈伟急匆匆的往县里去。
陈浩和陈自强几个村干部,在村口聊着天,说着话。
“各位同志,新年好啊,陈浩,新年好。”孙苗苗从村路上走了过来。
她来给陈浩拜年。
手里还提着两只野兔,“收了两只野兔,给你送过来,已经清理干净了。”
大过年的,上门拜年不能空手,她带了两只野兔。
“中午就在我家里吃吧,等会儿还有人要过来。”陈浩道。
他看着孙苗苗,“你这两只野兔提来的正好,等会儿就给红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