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我们家就只有这些钱了,你们要是不够用,我……我回去借一借。”林宏达抹了一把脑门的汗水。
他接到老二的电话就赶来了,因为担心老二,又因为怀里揣着这一大笔钱,他是一刻也不敢停,一路小跑着来的。
黄丽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心里顿时无比感动。
还得是亲人,若真是遇到了事儿才会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
她感觉自己命真的很好。娘家爱护她,婆家也没什么糟心事,丈夫体贴,孩子聪明健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内心感慨完,黄丽把钱推回去,示意大哥收好,再让林母去隔壁喊林宏明回来。
要和大哥谈生意,还是林宏明比较方便。
林宏明在隔壁和泥瓦工师傅沟通方案,听到林母来喊,立马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
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用餐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店里只有几个顾客在吃饭,并不拥挤。
“大哥,你还没吃饭吧!我让陈大厨炒个菜,咱们兄弟俩喝一口。”
林宏达连忙摇头:“不用费那事儿,我吃两口面条就行。”
黄丽在林宏明说话时就已经进后厨让陈大厨炒菜了,她知道大哥应该是接完电话就赶来的,肯定没吃饭。
“老二,到底是什么事啊?”林宏达心里憋不住事,刚坐下就急忙问他。
他在路上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想过了,什么做生意差钱了;什么食材不新鲜吃坏肚子了;连被混混敲诈这样的情节都幻想过了,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急。
走到一半就开始跑了,就怕他自己来太晚耽误了事儿。
此刻,他看到在店里一边吃饭一边高谈阔论的客人,看到和明玉她外婆说着笑话的老娘,看着忙碌的服务员,才发觉自己所设想的一切并没有发生。
这个老实忠厚的大哥才终于放下心来。
林宏明和林宏达坐到了靠里的位置,给大哥倒了一杯茶水,才开口:“店里接了考察队的订餐任务,每天需要的蔬菜和肉就不少。镇上也能买,但是品质没法保证,我和阿丽也不能时时刻刻守着,我们就决定从村里收买。
你在村里收菜,我按市场价收你的菜,人是要辛苦一些,不过干好了还是有点收入的。”
林宏达完全没想到老二要说的是这事儿,瞬间愣住了:“这,这成吗?”菜哪里买不到,只要开口,镇子周边的人家都能送菜来,老二这是照顾他这个当大哥的呢。
他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黄丽,小心翼翼地问道:“你媳妇知道吗?”
林宏明勾起唇角,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这事儿就是阿丽提的,她说她相信家里人。”这是实话,大哥在村里收菜,再卖到店里。村民的菜能卖出去,他们又能节省许多时间,还能保证菜品质量,这是双赢。
陈大厨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三菜一汤。两个肉菜和汤一直在灶上温着,就现炒了一个青菜。
“大叔。”谭文雅端着菜上来,笑眯眯地喊人。
谭文雅是林母大哥的孙女,小时候没少去林家玩,也就这几年大了才没在林家留宿,逢年过节还是要走动的。
煌家小吃铺开业前招人,她自己看到了招聘启事,自己来应聘的,没让她妈插手,也没让人给她姑奶奶说好话。
小吃铺开业那天,她妈也来凑热闹。知道是姑姑家的铺子,她还挺心动的,想在店里当个管事的,被她姑姑也就是林母给撅回去了。
“哎,文雅,工作还习惯吗?”林宏达发现小姑娘表现得落落大方,心里特别高兴。
舅舅家两个儿子,谭文雅就是舅舅家大儿子的女儿。他爸有把子力气,在老家组建个建筑队,给人修房子,一年四季到处跑,都没什么时间在家里照顾孩子。
她爸能挣钱,她妈就不愿意在家干活了,和家里的老人吵了一架,带着两个孩子在镇上租房子住,两个孩子也就在镇上念书。
谭文雅八岁才送到学校念书,中间生病还休了两年学,前年小学毕业后,由于身体原因没考上初中,又因为她比同班同学大了三四岁,她自己也就不愿意念了。
“谢谢大叔关心,我觉得挺好的,也不累。”谭文雅笑眯眯地回答。
去年,她的两个同学去外地打工,她也想去,可是她爸和她奶奶都不同意。她妈也不想她出去打工,家里的活都是她干,她要出去打工了,她妈就没时间出去打麻将了。
她宁愿出来上班,也不愿意在家里干活。上班有工资,在家里干活没钱不说,稍微有点什么没做好还要挨她妈的骂,她早就不想待家里了。
来应聘的时候老板说每个月四十块钱的工资,但她只给她妈说是三十块,她自己留了十块的私房钱。
反正有姑奶奶坐镇,她妈也不敢来店里问。
谭文雅打了个招呼就忙去了,现在得把碗筷洗出来晾着备用。
“大哥,你考虑得怎么样?”林宏明给大哥倒了二两白酒,示意他吃菜。
林宏达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抿了抿嘴,正欲拒绝时林母坐过来了。
林母把椅子拖得离大儿子近一点,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她虎着脸对大儿子说道:“你弟弟找你买菜是信任你,采买这事儿多重要啊,要是交给外人,外人以次充好怎么办?你就不能帮你弟弟分担分担吗?”
她看着老大这副样子就生气,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饭都喂到嘴巴里了还不知道嚼,真是气得心肝疼!
林宏达诧异地看了眼弟弟,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是这样吗?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林宏明点点头。
想让大哥挣点零花钱是真的,想让他帮忙分担下采买的压力也是真的。
买菜这事儿油水大得很,交给大哥,只要菜品质好,那么大哥挣点零花钱也没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更何况大哥不是那样的人,如果是老三就说不定了。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林宏明不由得反思自己,怎么就这样想老三呢,真是太不应该了!
想到老三,林宏明又问道:“大哥,老三有打电话回来吗?”
他给老三留了学校办公室的电话,让他有空就给自己打电话,可老三一次也没打来过。
“之前打过一次电话回来,马慧芳去接的,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在电话里还吵了两句。”林宏达吞下嘴里的菜,才回答。
他想到老三两口子也觉得头疼。
两人都各在一方了还吵什么?花着钱吵架,神经啊!
林宏明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大哥,我记得你们今年养了些鸡和鸭吧。”
“嗯,养了十几只鸡和二十来只鸭子。”林宏达点头。
林宏明一边思索一边说:“我明天买些鸡苗和鸭苗你带回去吧,嫂子和老三家的各养一些。店里平时需要的鸡鸭也不少,蛋也要,养两三个月就可以出栏,也算为家里增加点收入。”
话题转的太快,林大哥有点反应不过来。
吃完晚饭已经八点多了,三轮车上没有车灯,走夜路不安全,林宏达就给村部打了个电话,让人去找田小红接电话。
天黑了,怕人说闲话,又把明欢和明扬姐弟两个叫上。
“当家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田小红在家里急死了。
“你别嚷嚷,听我说。”林宏达吩咐,“你明天早上早点去菜地里拔菜,家里有什么就摘什么,每一种菜就摘个十几斤吧!
今天太晚了,我就在二弟家住一晚,明天早上五点回家拉菜。”
做菜的生意就是这样,得很早就把菜拉上来,晚了菜不新鲜了不说,人家该买的菜都买好了,太晚了就卖不出了。
田小红也没多想,“哦”了一声,突然想到那笔钱:“你把那东西给了二弟和黄妹了吗?”
林宏达喝了点酒,脑子有点懵,一时没想起自家婆娘说的什么意思,抓着电话机发懵:“啊?”
“就你揣怀里的那个。”田小红不好明着说钱,只能暗示。
“哦~我收好了。”林宏达才反应过来:“这事儿我明天回来再说,没出事。”
林宏达又叫儿子接了个电话,说了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田小红把电话挂上以后才想起来明欢还在旁边,干巴巴地说了句:“你爸忙,他忙。”
明欢站在一边,脸色不变,心里却不平静,在心里吐槽她爸:对,他忙,忙得只能和儿子说话,想不起女儿。
她撇过头,轻轻哼一声,算了,反正都习惯了,也无所谓了。
早上四点多,天还黑漆漆的,田小红摸黑起床,还把明欢叫了起来。
林宏达五点左右就回来,她一个人摘菜忙不过来。
明扬是个男孩,年纪又小,叫起来也顶不了用,还不如让他多睡会儿。
母女俩一顿忙乎,把菜摘下来,分装在袋子里,等着林宏达回来拉走。
等菜装好后,田小红让明欢再去睡会儿。
其实她并不是不爱女儿,只是在乡下,女儿总是没有儿子重要。
五点过几分,林宏达骑着三轮车回来了,抓了两只鸡,把菜装上车就走。
老二的铺子里等着用菜呢,他不能耽误做生意。
六点,林宏达把菜送到了小吃铺,林宏明过秤后给大哥结了账。
白菜八分钱一斤,有三十斤。茄子黄瓜西红柿土豆等比较常见的一毛钱一斤,每种都是三十斤左右,香菜和葱之类的调味菜贵一点,一毛二一斤。
四只老母鸡共24斤多,一斤3块。
一共一块九十五块六毛,林宏明凑就了个整,给了九十六块钱。
林宏达拿着钱的手都开始抖了,这就挣到九十六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