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明看着大哥那兴高采烈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仿佛大哥的快乐能够传递给他一般,让他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高兴起来。
林宏明在家里排行老二,他所处的这个位置有些特别。
民间常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话放在林家一点儿都不假。
老大林宏达作为家中的长子,打小就备受父亲的宠爱。在只有他的那几年,林父对他可谓是疼爱有加,让他享受了三年“独生子女”般的优厚待遇。
而老三林宏进则与两个哥哥略有不同,他是三个儿子当中长得最像林父的一个。因此,自他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林父便更加偏爱这个小儿子。
在这个家里,老四林红玲虽然是个女孩儿,但由于她不仅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更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依然得到了父母满满的宠爱。
然而只有林宏明仿佛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边缘人物,始终未能得到父母过多的关注和关爱。
当地有句老话:“疼老大,宠老幺,中间的娃儿像根草”,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
林母倒是对几个孩子都挺宠爱的,但她既要干农活又要操持家务,生活压力大,精力有限,也没办法细心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情绪。
当然,那个年代的父母也没有照顾孩子情绪的意识,觉得能让孩子吃饱穿暖有书念就行,别的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大哥林宏达虽然只比林宏明大了三岁,但是从老三出生以后,他就是由大哥带大的,小小的林宏明就整天跟在大哥屁股后面跑,野蛮生长。
可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大哥给他的关爱不比父亲给的少,或许还要更多。
等他们长大结婚后,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也有了各自要承担的责任。
林宏明虽然想要帮助大哥,可他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每一分每一厘都有用处,实在是有心无力。
如今,他觉得自己稍微有了能力,就想着报答大哥。
“二弟,这钱我就这么拿着了?”林宏达拿着钱有点不敢置信。
这钱什么时候这么好挣了?
“大哥,这钱是你和大嫂辛苦挣来的,当然要收下。”林宏明爽朗的笑声感染了林宏达,他也不禁露出了笑容来。
“大哥,店里现在每天都要新鲜蔬菜,每天还要肉。家里既没有三轮车,也没有自行车,早上送菜就不太方便了。”林宏明想到交通工具这个问题。
“啊?啊……对啊!”林宏达还沉浸在挣钱的喜悦里,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菜的品种也不是特别多,重量也还好,顶多两百斤,用一辆手推车也能运上来。
只是绿叶蔬菜不能压,压过以后就会坏掉一部分,卖相不好,二弟店里就不能用了,怎么办呢?
不然,就分成两个部分,我和孩子他妈一人推一辆推车,这样就不会压坏菜叶。
这么想着,林宏达就对林宏明说:“二弟,我和你大嫂每天早上都来送,用两辆手推车,不会压坏菜。”
“大哥,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林宏明想到了办法,但是他希望大哥能自己想一想。
林宏明觉得大哥得改变思维。
以后他挣的钱会越来越多,只会挣不会花,那么辛苦挣的钱就会以别的形式流回市场。
他可不想看到大哥出现这种情况。
“啊,还有什么办法?”林宏达对林宏明的话比较信服,毕竟家里他的文化水平最高。
林宏明也不催促,搬了两把椅子来,兄弟俩就在大门外排排坐,让林宏达慢慢想。
每天早上收来的菜需要交给陈大厨清点,陈大厨就拿着黄丽特别制作的账本来对接。
赵小风挺有眼力见的,立马就来帮忙清点重量,然后记录在账本上,最后让林宏达确认金额后签字按手印。
林宏达还沉浸在二弟抛出来的问题里,赵小风让他签字就签字,让他按手印就按手印。
“大叔,”赵小风咧着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你得看下内容再签字。”
林宏达把思绪暂时从问题里抽离出来,看着这孩子笑的这么开心,也跟着笑:“怕什么,你还能坑我不成?”
黄丽刚和完肉馅出来,听到大哥说这话,不赞同的说道:“大哥,做生意不能这样轻信别人。以后你的生意做大了,还得自己写账本,别人才不能糊弄你。”
林宏达“嘿嘿”傻笑两声,心里却想:弟妹还真会说话,生意还做大了,我就卖个菜,能做多大的生意。
心里虽然不觉得自己能做大生意,嘴巴却知道说好话:“啊,好,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认真看。”
林母才刚到店门口,她昨天晚上听收音机听太晚了,早上没醒的来。
“老大,你的菜都卖了?”她看着三个孩子把筐子里的菜搬进去,眼神都在发光。
“妈,你醒了。”说着就伸出手去扶林母。
林宏达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到老娘觉得格外亲切。
林母觉得林宏达的动作挺奇怪的,拍开他伸手来扶自己的手,瓮声瓮气地说:“干什么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又转过身对林宏明说:“你大哥的菜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大度一点儿,不要那么计较。想当初,我在你三叔家买谷子,说好的是新稻谷,你三婶却偷偷混了几十斤陈年稻谷在里面,我发现了也没说什么。兄弟间要互相友爱。”
老年人都有这样的通病,一有机会就回忆当年往事,唠叨个没完没了。
“妈,大哥的菜很好,陈大厨刚刚清点过了。”林宏明不赞同老娘这话。这话不仅贬低了大哥的人品,也看轻了他们的兄弟情。
“亲家母,包子皮擀好了,你快进来包包子。”后厨传来黄母的声音。
林母翻了个白眼,瘪了瘪嘴,心里不由得吐槽:这亲家母就是见不得自己休息,就一两百个包子而已,那么多人干活,为什么非得喊自己呢?
啊啊啊啊……内心狂怒。
不过,心里吐槽归吐槽,面上还是带着笑,甚至连声音都甜美了两分:“哎,亲家母,我马上就来。”
林宏明看着老娘表演四川绝技——变脸,脸色也不由得变了几变。
嗯,女人果然会演戏,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女人都是如此。
“大哥,你想好了吗?”林宏明看大哥已经忘记了重点,连忙提醒他。
“要不,”林宏达谨慎地开口:“我也买个三轮车?”
林宏明甚至有弹冠相庆的冲动,自家大哥终于开窍了,舍得花钱了。
在金钱方面,大哥是最像林父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是个撒泡尿都要回家的主儿。在他看来,能用力气解决不用花钱的事都叫小事儿。
家里要说谁最会享受,那一定是林母。
当初林母来镇上带明玉时,她就嫌家里无聊,拐弯抹角的闹腾,就是想要个收音机。
彼时家里的钱大多都是捏在林父手里,他又是个“葛朗台”,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花两三百买个收音机。
林母就从嘴巴里省,变着花样找两个已婚的儿子要钱,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部收音机。
嗯,就是她天天晚上听的那一部。
后来,林父过世,办完丧事后,家里的存款还剩两千多,她又变着花样找几个孩子要钱,连黄丽都被她闹腾的苦不堪言。
直到有一次黄丽发火以后才知道她是想要台电视机,小两口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也是为了让她安心带娃,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黑白电视机也不是特别贵,也就五百多。不过接受卫星信号的“锅盖”花了三千多,让林宏明打了一年多的饥荒。
话题扯远了,现在说回林宏达买三轮车的问题。
林宏达有些犹豫,他和田小红两口子这些年也没攒下什么钱,加上刚刚收的菜钱,如今手里就一千八百多块钱。
这些钱还不能全部用完。
他得留出交提留税的钱,得留出种子、肥料和农药的钱,人情来往、生活费还有两个孩子的书学费。七七八八下来,能动的就是一千多块。
林宏明看出大哥的担忧,对他说:“大哥,今天你骑的那辆三轮车怎么样?”
林宏达点点头:“好用,骑着车比推着要省很多劲儿。”他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明白了:“你要把车卖给我?”
林宏明笑了:“兄弟俩说什么卖不卖,我家现在用三轮车的时间也少,你就用吧。我到时候再买辆自行车就行。”
林宏达瞬间大喜,一辆新的三轮车怎么也得好几百,就老二家这辆旧三轮车也花了三百多,他还没用多久呢!
在林家,大事儿都是男人说了算,林宏达也没觉得林宏明说把车给他有什么不对,不过他也还算有良心,就想把买车的钱给林宏明。
林宏明哪里会收,只说让他先用着车,兄弟间不必这么客气。
林宏达去后厨跟黄母和黄丽以及老母亲打了个招呼,骑着车开开心心地就回去了。
林母包完包子出来没见到人,也没看到三轮车,心里顿时明白了。
对于展现兄弟友爱的这种事儿,林母向来不会多说。
不过,黄丽不是个能吃亏的,她等会儿去探探口风。
等一切都忙完后,黄丽准备去上班了,这时林母慢悠悠地拦住了她。
“妈,有什么事儿吗?”她拧了拧帕子,打算擦把脸。
“你大哥骑三轮车,你知道吗?”
黄丽以为林母说的是晚上林宏达骑车回家拉菜的事儿,她擦着脸回道:“我知道啊。”
“哦,你知道就好。”林母得了这么一句,又迈着小碎步出去了。
黄丽:……
拦着她就为了说这么一句话?